《寓言二則》教學設計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韓非子 難勢》里的一則小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故事,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戰(zhàn)國策 齊策》里的故事,聽一聽,猜一猜.
(放錄音——講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你們能不能根據剛才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 (引出課題——《畫蛇添足》)
二,讀悟探究: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二)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斷句.)
(三)說一說小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是怎樣發(fā)生 怎樣發(fā)展 結果怎樣呢
(四)發(fā)生:學生讀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大意.
(教師注意引導結實"足,余,之,成"等詞語,并鼓勵學生用上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五)教師:而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誰來讀讀
用自己的話說大意.(教師注意引導關鍵詞語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這樣說 怎樣做的 讀一讀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為之足"指導學生用十分傲慢的語氣去讀,擺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態(tài)來.(個別讀)
(六)教師: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卻沒有喝到酒,為什么呢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
①理解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讀出反問的語氣,將質疑,不屑的神情表現出來.(個別讀,分組讀.)
出示: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①故事的結果怎樣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 ------他自作聰明,違背事物本來的面目,弄巧成拙,辦糟了事情.
②帶著理解讀一讀.
三,學以致用: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過"畫蛇添足"的時候,用這個成語造句.
教師點撥:比如同學們寫作文,本來結構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廢話湊數,這可以說是什么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并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將文言文講給別人聽嗎 選擇一篇試背.(教師可以提供課文留白或成語故事的圖片)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分小組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學習"百花園一"時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語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