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自悟 探究對話—《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為什么皮埃爾此時幾乎急得發瘋?(海嘯即將發生,客輪再駛過來將發生船毀人亡的災難。)
(2)想象一下當時皮埃爾急得發瘋的樣子,讀出他內心的焦急。(指名讀、評價。)
(3)師:皮埃爾一心想到的只是豪華客輪上乘客的安全,早就將自己和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令人感動!(集體朗讀。)
預設3:他抱住了克勒松,發現她的軀體已經冰涼。此時,他反而變得分外平靜,只是在亡妻的耳朵邊輕輕地說話:“親愛的,原諒我……”
(1)(學生發言后)師:這兒確實感人,請同學們再讀一讀,你有什么疑問嗎?
質疑:皮埃爾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俯下身子抱住了妻子冰涼的軀體,他沒有痛哭,反而變得分外平靜,為什么?
(2)指名回答。
這“平靜”,包含著看見客輪脫險后的如釋重負,包含著對妻子的眷戀和愧疚,包含著面對死亡的坦然……這樣的平靜多么偉大!老師也也想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動表達出來,愿意聽嗎?
(3)教師配樂朗讀。
追問:“親愛的,原諒我……” 皮埃爾請求妻子原諒他什么呢?如果你是皮埃爾,你會怎么說?(學生發言)
(4)師:短短的六個字,飽含著皮埃爾內心豐富的情感,一個省略號表達出皮埃爾對妻子無盡的愧疚。(指名朗讀,配樂。集體讀。)
(三)改寫對比,寄情皮埃爾。
1、師:不幸中的萬幸,豪華客輪上有直升機,皮埃爾獲救了!當他在醫院醒來時,他讀到了這樣一條最新消息——指名讀報道。
2、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當時皮埃爾為了自己和妻子,沒有回到出事地點,他看到報上的這則最新消息又將會是怎樣的呢?
3、此時,你想對皮埃爾說些什么?
4、所以——集體讀:“謝天謝地,” 皮埃爾自言自語,“克勒松,現在你可以安息了……”(師:這個消息是對克勒松在天之靈最好的安慰!)
5、小結皮埃爾內心情感的變化過程并板書。
師:在危險與災難面前,最能看出一個人靈魂的高貴與卑賤。皮埃爾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永遠記住這個感人的故事——(讀課題)!
三、探討生命,升華情感。
1、師:在這里老師帶來了兩句名言,以此來緬懷那些為他人而毅然舍生取義的英雄們。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巴金
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2、完成課堂作業第二題并交流:
生命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