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一
“金鑰匙”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領悟一些閱讀、寫作方法。先讓學生回到《開國大典》的課文中,自由反復閱讀描寫掌聲的段落。學生對于這些句段比較熟悉后,再讓學生體會寫作方法,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現。學生可能比較容易就能說出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但對于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手法,則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可以拓展延伸,啟發學生講講自己了解到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例子,感受寫作方法的多樣性。
“填一填”中這些詩句有的是課文中學過的,有的是語文樂園中積累的名句,學生應該還有印象,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填一填,然后可以引導學生將有關的古詩名句一起背一背,勾起學生的回憶。填完后,引導學生觀察,看能從這些詩句中發現什么。學生很容易能發現每一句所填的都是花的名稱。可以拓展延伸,找一些含有花名的詩句,讓學生閱讀體會,自主積累。
古詩《花影》是一首很有意趣的詩:詩人竟然呼童掃“花影”,而“花影”剛被太陽“收拾”,又被月亮送回,讀來覺得很有意思。可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去體會其中的詩趣。有人認為,蘇軾寫此詩另有深意,即以花影喻“小人”,表達了他對“小人”怎么也“掃”不去的無奈。教學時可以借助資料讓學生了解蘇軾寫此詩時的背景,但也不要涉及得過多過深。重點讓學生自己朗讀,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味。
“語文生活”由于涉及課外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課前要布置學生將自己最近搜集和整理的資料帶到課堂上來,有關香港、澳門、中國臺灣、威海衛、九龍、廣州灣、旅順大連等地方目前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狀況等資料都可以搜集,教師在學生搜集整理資料前要先進行適當的點撥,讓學生學會怎樣有效地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在課堂上,可以先讓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在課外是怎樣搜集和整理這些資料的。然后,分小組交流,學生分別介紹自己查找到的資料,并就這些資料發表自己的感受。
老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講我國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一國兩制”的政策。引導學生學習合作,根據自己的需要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將資料轉化為自己的發言材料,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開闊的視野,關注社會的意識,也是我們這次“語文生活”的目標。
“習作”可以結合語文生活中的調查發言,整理出調查報告。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調查報告,明白調查報告的基本形式,在學生把握調查報告的基本形式之后,學生再聯系自己對“七子”現狀的了解調查,將報告的感受寫得具體一些。還可以引導學生用準確的數字、事例,恰當的表達,使自己的調查報告真實、生動、翔實。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進一步理解本單元生字新詞,鞏固積累詞語。引導學生把詞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里去理解。
2.指導學生通過《開國大典》中掌聲的描寫,了解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體會通過正面、側面描寫,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物情緒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