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教學預案
學生板書:親切舒服
2.請你告訴大家,作者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嶺林花
二、學習課文,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一)自由朗讀課文中描寫“嶺、林、花”三方面的內容,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自己最喜歡的
地方做上記號,并美美地讀一讀,發現不明白的地方打“?”
(學生自主讀書,教師巡視)
(二)合作學習:
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一處地方美美地讀給學習小組內的同學聽,也可以讀給你的好朋
友聽,讀完后還要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聽的同學可以補充意見或評價,有問題也可以請教同
學幫助解決。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了解學情,適當點撥)
(三)大組交流: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生生互助,品讀賞析,體會感情。
1.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相機板書:
嶺:多溫柔
林:綠如海
花:多美麗
2.品味詞句,體會感情:
學生匯報過程中,抓主描寫景物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美美朗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方式: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讀,賽讀。適時背誦有關語句。
3.播放錄像,欣賞美景。(邊欣賞邊請同學上臺解說)
以上三步交替進行。
(四)默讀6、7自然段,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同時給自己提出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學生自主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交流匯報:
學生自己質疑,生生解疑。
重點體會:(1)美麗與建設的關系。
(2)美麗與興國安邦的關系。
三、總結。
請你用一、兩句話表達自己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給美麗的大興安嶺寫解說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聯想部分。)
2.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聽錄音,思考:面對大興安嶺,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
2.作者認為大興安嶺是那么美,是不是僅僅因為它外表美?
(1)什么叫“空洞”?為什么說大興安嶺“美得并不空洞”?
(2)大興安嶺與祖國社義建設有什么密切聯系?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地域廣,應用范圍廣
。)
3.這里的“親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義?和前面一句比較,在表達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聯想到大興安嶺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巨大貢獻,更覺親切、舒服;第一次親身來到
大興安嶺之中,親眼看見其美景,感到親切、舒服。隨著對大興安嶺的了解增多,認識由淺及
深,作者對大興安嶺的感情更熾烈,認識更深刻了。)
4.作者看到林場聯想到什么?作者對“興安嶺”這個名字的含義怎么理解?為什么?
(“日益”是什么意思?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讀課文。)
(5)這里的“親切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義?(第三次聯想到大興安嶺“興國安邦”的重大
作用,倍感親切、舒服,感情更深,語氣更加肯定了。)
二、總結全文。
三、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5、6題。
2.找了課文中的反問句進行改寫。
板書設計:
林海
(親切 舒服)
嶺:多而溫柔
林:色彩明麗
花:多而美麗
教后小記:
《林海》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選自老舍訪問內蒙的游記《內蒙風光》,作者
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抒發了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并由景展開了聯想
,贊美了大興安嶺在祖國經濟建設和政治穩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