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二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二作者:無錫市港下中心小學 徐偉鋒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4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二
無錫市港下中心小學 徐偉鋒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它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們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愛及師生間真摯的情誼。課文不但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描述了春天到來時泗水河畔的美景,而且把孔子帶弟子們游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以水為話題,敘物明理,內涵十分豐富、厚重,有利于激發學生了解其深層的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二、把自然段。
2、導學生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感受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時間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孔子,導入課題。
1、板書:孔子(同學們了解孔子嗎?可以起來說一說,其他同學補充。)
2、師板課題,圍繞課文,質疑導入(讀了課題,我們想到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教學設想:教學的起始,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基礎著手,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激起學生的認知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把文章讀熟讀順。
(2)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2、檢查自讀效果,相機正音,指導讀好長句、重點段。
3、默讀全文,了解作者寫作思路,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設想:注意引導閱讀感知,感知深,才能理解透。]
三、品讀春景,初識水性。
1、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像泗水春景。(播放音樂《江南春色》,學生自讀想象。)
[教學設想:借助音樂,與精美的文字相結合,意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受泗水的春景之美。]
2、指名說說自己感受的春色。(多位同學盡情交流。)
引導談感受:泗水的春景美在哪?(從兩個層次引導學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語言美。)
3、小結板書:春意濃
4、指導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初步感悟水與春景的關系,體會大自然的和諧美。
5、過渡:浪漫迷人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語言更給我們啟迪。
6、出示: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讀。
(2)師述:這段話的含義的確很深刻,讀了這段話,你有疑問嗎?
(3)小組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