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4、小結。少年選擇的是吳王每天必到的花園這個地點,看似不經意實則精心安排地見到了吳王;接著他又巧妙地用彈弓作道具,話語富有懸念,一步一步地引著吳王對自己講述的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巧妙的是,少年編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讓吳王明白了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的惡果,最終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他的這一番勸說可謂是巧勸、智勸、妙勸!(板書見——引——勸)
5、你認為少年是個怎樣的人?
5、故事讀到這里,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智慧與勇氣所折服。你的心里是不是更加欽佩這個少年了?分角色朗讀3~ 12節。
三、總結談感受
1、今天學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2、指名談感受
一個好的主意或者建議要想讓別人去接受或者采納,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就像文中的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3、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你受益頗多,我們在生活中,既要警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惡果,但也不能因此而猶豫不決,束手束腳,也需要該出手時就出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四、作業延伸(1為必做做題,2、3為選做題,任選其一)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和低年級的同學聽,盡量使用課文中的原話,并加上你豐富的想象。
2、吳王作為一國之君,說話一言九鼎,他之前已經準備攻打楚國,并已下了死命令,那他該怎么在大臣面前收回自己的話?怎么向大臣解釋這件事?動腦筋想一想,把它寫下來。
3、請聯系生活實際,舉個和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相似的事例,寫一篇100多字的感受。
捕
板書 螳螂——蟬 黃雀在后 少年
攻
吳國——楚 諸侯在后 (智)
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 見——引——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