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劇本)
第二幕
第一場
(旁白):請看在廉將軍府上發生的事。
門客乙:聽說藺相如已被大王拜為上卿了。
門客甲:對啊,而我們廉將軍的官職還在他之下呀,這真是……哎!(搖頭)
(廉將軍氣沖沖地上場)
門客乙:不錯,廉將軍為國家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那藺相如憑一張嘴皮子就平步青云,哎……
廉頗:(大聲說)想我廉某人,自十三歲從軍起,大小征戰百余場,縱橫疆場,身上傷疤八十余處,憑借一刀一槍奮斗到現在。而他藺相如,只不過是區區一個宦官門下的食客,仗著能說會道,憑一張嘴皮子就平步青云,有什么真本領?我最看不慣那種人了!
門客甲:下次見到藺相如,我們一定找他當面理論!
(鏡頭切換)
(旁白):而此時在藺相如府中,藺大人卻是憂心忡忡。
門客丙:藺大人,大王此次拜您為上卿,官職居于廉將軍之上,那是無比榮耀之事啊,您似乎一點也不高興?
藺相如:拜為上卿那是大王對我的器重,但倘若此事令廉將軍產生誤會,導致我二人無法齊心協力,這對我、對趙國,可都是得不償失啊!
門客丙:所以藺大人才拒絕大王的賞賜。
藺相如:不錯,我寧可犧牲個人利益,也不希望趙國因我與廉將軍的不合而鬧內訌。請你囑咐眾家人,凡在街上遇到廉將軍府中之人,都應禮讓三分,切莫發生沖突。
第二場
(旁白):某日,大街上,廉頗的門客遇到了藺相如的門客。
門客甲:嘿,那不是藺大人家的門客嗎?
門客乙:是那小子。
門客丙:(笑著走來)兩位仁兄,別來無恙乎?
門客甲:(酸溜溜的)托廉將軍的福,我們跟著他老人家出生入死,浴血沙場,什么也沒得到,倒是把身體練得棒棒的。
門客乙:(嘲諷的口氣)哪像你們藺相爺,耍著那三寸不爛之舌,又是加官,又是進爵。這真是會干的不如會說的啊!
門客甲:(打著哈哈)是啊,就連你們這些門客,也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啦!
門客乙:(惡作劇式的)那我們還跟他們說些什么?
門客甲:(會意的)對啊,狗嘴里豈能吐出象牙來?
門客丙:(氣得渾身發抖)你,你們……門客甲、乙:(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哈哈……
第三場
(旁白):某日,大街上,藺相如與廉頗各自外出。
門客丙:(伸手遙指)藺大人,看,那不是廉將軍嗎?
藺相如:(定睛一看)快,調頭,別和他們碰面。
(藺相如與門客轉到了一個胡同里)
門客甲:(大叫)廉將軍,看,藺相如見了我們就跑,果然是怕了將軍您。
門客乙:上次我們倆在街上,好好地教訓了藺大人家的門客,替您老人家出了一口氣呢!
廉頗:(沉思一下,跳下車)你們兩個,跟我去看看。
門客丙:藺大人,上次您叫我們禮讓廉將軍的門客,我對他們彬彬有禮,卻反被奚落。可您今天見了廉將軍就跑,莫非您是怕了他不成?
藺相如:廉將軍對我有些成見,我們還是不碰面的好。
門客丙:藺大人,您的官職還在廉頗之上,為什么要躲著他呢?
藺相如:你說說看,秦國之所以還不敢對趙國下手,這是為什么?
門客丙:是因為我趙國全民萬眾一心,齊心抗敵。
藺相如:不錯,俗話說:“文能治國,武能安邦”。趙國文有我藺相如,協助大王治理國家;武有廉將軍馳騁沙場、鎮守邊關,所以秦國不敢來犯。
門客丙:可是藺大人您與廉將軍本應平起平坐,他們也不可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