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劇本)
藺相如:如果我與廉將軍鬧矛盾,那么,趙國朝廷上下勢必分為兩派,明爭暗斗,無法一致對外,大量精力浪費在爭權奪勢的內耗中,秦國必定乘虛而入,百姓又將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我寧愿放棄個人利益,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躲著廉將軍,以避免和他發生正面沖突。
廉頗:(深受感動,自言自語道)是啊,有什么比國家的利益更為重要呢?我居功自傲,竟為了一個虛名,與藺大人過不去。若不是他大人有大量,不與我計較,我們不是要發生內訌嗎?我們發生內訌,秦國就有機可乘。如果那樣,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我怎么這么糊涂啊!
(旁白):藺相如的一席肺腑之言,使廉頗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不但由此覺悟到朝廷內訌對國家的危害,而且由此認識了一個處處以國家為重、心懷天下百姓、心胸坦蕩的國之棟梁。他對藺相如產生了由衷的敬佩,他為趙國有這樣的賢臣感到驕傲。此刻,廉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要以一個能充分表達誠意的驚人之舉,向藺相如謝罪,與他盡棄前嫌,共同為國效力。
第三幕
(旁白):藺相如府上,藺相如正伏案起草公文。
藺府仆人:大人,廉大將軍求見。
藺相如:快快有請。
藺府仆人:廉將軍,老爺有請。
(旁白)廉頗身負荊棘,一入正堂,就朝藺相如跪下,眾人一驚。
藺相如:廉將軍,這是做什么?快快請起。
廉頗:藺大人,我廉頗是個粗人,只會帶兵打仗,沒什么心眼。若非藺大人胸懷社稷,大人大量,不與小人一般見識,則早已危及國家矣!以往多有得罪之處,望藺大人莫放在心上。
藺相如:相如我對廉老將軍一向心懷敬佩,老將軍快快請起,別再折殺小弟了。(扶起廉頗)您我二人都是大王的左右手,一文一武,撐起了趙國的半邊天,助大王安邦、治國、平天下。和則利國,斗則禍國。從今往后,我們盡棄前嫌,為文武百官作出表率,如何?
廉頗:藺大人,我趙國有賢臣如你,真乃社稷之大幸啊!今后,我廉某愿與你化干戈為玉帛,一起并肩奮斗,再也不會為名利之事而鬧不和了。
藺相如:好啊,廉兄!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大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抗秦國!
廉頗:對!團結一致,共抗秦國!
(旁白):此后十余年間,趙國一片安定,國力一日千里。而廉頗和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也成為后入傳傾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