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實錄(通用3篇)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理念:
《我最好的老師》是五年級下學期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 教學方法獨特, 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同學們,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想說“好老師,同樣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老師,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哪位同學起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認真負責,知識面廣,嚴格要求,關心學生……)
今天,讓我們一起品讀美國作家大衛·歐文的作品,去認識他最好的老師。看老師認真地寫這個題目。(板書課題:我最好的老師)誰來讀一下課題?(一生朗讀)你認為哪個詞應重讀?(最好)讀好這個詞兒,課題就能讀得有味道,齊讀課題。
2、教師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題,你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學生的回答大概是:“我”最好的老師是誰?“我”為什么覺得這位老師是最好的?)師相機板書。
3、師:(課件出示)帶著疑問,讓我們用心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試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
同學們學習習慣真好,坐姿端正,讀得響亮,誰來談一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師相機板書:科學課 懷特森先生)
生:課文說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在課堂上把錯誤的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考試都得零分,教育他的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作者認為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師:你真會讀書,把這么長的課文概括成了一句話。
4.評議人物
在這堂科學課上,懷特森老師給學生、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懷特森是位怎樣的老師? (課件: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懷特森先生是位怎樣的老師?)
生: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課件出示)
5.品析詞句
從哪看出來懷特森先生是一位這樣的老師?請從文中找到相關句子,用筆畫下來。
誰第一個來說? 學生說,教師及時停駐引導。
分析:每一個人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課件)
請同學們看這一句話,中間有幾個“獨立”?(兩個)。一個“獨立”就夠了,第二個“獨立”完全可以刪去,句子同樣通順。但作者為什么連用兩個獨立呢?(強調獨立的可貴)懷特森老師如此用心良苦地設計這堂課,哪怕同學們因此誤會他甚至記恨他,他也要讓學生一輩子記得:“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是每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習品質;“敢于懷疑”,是每位科學人才必須具備的科學態度。讓我們也牢牢記住這句話。
齊讀: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能力。
繼續評議懷特森老師……
師:懷特森先生的這種教育讓所有孩子終生難忘,他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課件出示,生齊讀):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師: 請你說一遍,告訴你自己:(生1讀)
請你說一遍,告訴老師我:(生2讀)
請大家說一遍,告訴在座所有的人:(生齊讀)
懷特森先生不是想的孩子的一時,而是想的孩子的一世。誰說他不是——(指課題)
生:最好的老師?
師:最好的老師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我們明白什么道理?
生齊讀: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板書)
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這篇文章是圍繞懷特森老師的一節科學課來展開故事的介紹,這篇文章只詳寫了一個事例來發現一個道理的特點,在刻畫人物時,不追求面面俱到,只拎人物最突出的一點來寫,因為只用一個事例,所以對事例的要求很高,所以在選擇事例時要格外用心。這一特點也是寫作文的常用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作文中活學活用。
6、總結學法
這篇課文我們學到這里。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學習過程:首先,老師請同學用簡要的語言概括了事件(板書:概括事件);接著,我們對文中人物進行了評議(板書:評議人物);最后,我們品析了文章的詞、句、段,感受了人物的美好品質,發現了一個道理。(板書:發現道理)
我們就是按照這三個步驟來學習的,其實,對于寫人的文章,我們都可以用這種學習方法。現在,我們把這個方法記誦一遍,齊讀板書:概括事件、評議人物、發現道理
7、學法遷移
現在,老師就要檢測一下,你們能不能活學活用這個方法。
請翻到p162,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自學《新來的王老師》一課,等一下老師要檢測你們的自學效果。
(道理: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同學們因為掌握了方法,所以學習效率很高。就是這樣,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積累詞句,感受人物的精神魅力,更要學會總結學語文的方法,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布置作業:
試著用“一個事例來發現一個道理”的方法來寫一篇作文,精選一個事例,凸顯一個道理。題目自定,字數5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什么事? 一節科學課 概括事件
是誰? 懷特森先生 評議人物
最好? 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懂得道理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實錄 篇2
師:我叫熊瑛,是一名語文老師,我立志當一名影響學生一生的老師。我的學生都叫我熊貓老師,我一點都不生氣,因為這證明他們非常喜歡我。你們
會喜歡我嗎?
生:會!
生:就像我喜歡你們一樣。記住我的我的網名是:替天傳道五十年。
(風趣生動的談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師:今天熊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我最好的老師》一文。看熊老師恭恭敬敬的寫下這個題目。(師板書課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我最好的老師。
是:帶上感情你會讀得更好。(生再次齊讀課題)讀過課題你心中又何疑問?
生:我最好的老師是誰?
生2:我最好的老師長得什么樣?
生3:我最好的老師是怎樣教育我們的?
師:帶著疑問,讓我們用心誦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誦讀課文。)同學們學習習慣真好,坐姿端正,讀得響亮,誰來談一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說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在課堂上把錯誤的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考試都得零分,教育他的學生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作者認為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師:你真會讀書,把這么長的課文讀成了一句話。不過課文中出現了這樣一段話:
(出示)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指生)請你來讀一讀。
(生1讀)你真溫柔。
(生2讀)你還沒有氣炸。
(生3讀)讀得好!太令人氣憤了。這算哪門子老師!一起來!(生齊讀,非常氣憤)
(恰如其分的評價推波助瀾,學生的情感被充分激發。)
師:話出總有因。找找什么原因,為什么氣炸?
生1:所有人都得了個零分,誰受得了這么沉重的打擊?
(觸動哪根弦才會撥出美妙的琴音?教者巧妙地以情感沖突入手,激活文本,,讓學生從他們的角度去推想懷特森先生的種種不可理喻。)
師:假如你在場,你會有何反應?
生2:飯沒吃飽都被他氣飽了,為什么欺騙我們?
(教者巧妙地憑借角色的換位和巧妙的假設,讓學生“經歷”了一次不尋常的打擊,“經歷”了憤恨交加的情感歷程。正如春風一縷吹皺滿池湖水,矛盾一旦被激發就會有神奇的力量,學生興致盎然,思維活躍。)
師:騙人的老師!演戲還帶了道具,說得跟真的一樣!要受學生尊敬要有德有才,可懷特森先生無德無才,可作者卻稱他為——(指課題)
生齊:我最好的老師!
師:話出總有因。請到書中找。(生快速瀏覽課文。)
生:“難道你們根據錯誤的信息得出的錯誤答案,還應該得分不成?”
生:“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師:模仿懷特森先生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生1讀)嚴肅的語氣,義正詞嚴,你真是懷特森先生的知音,來,握個手!
(生2讀)理直氣壯,喲,莫不是懷特森先生再世?
(生3讀)平靜的語氣里帶著不可侵犯的威嚴,“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真知,這是準則,你們怎能忽視?每個人都不應該
忘記——(引讀) (生齊讀)
師:既然如此,大可以直接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為什么要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呢?
生1:他是為了讓我們留下深刻的記憶。
生2:他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我們深深銘刻于心。
師:這種教育讓所有孩子終生難忘,他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出示)
(生齊讀):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師:讀三遍,讀進去,想出來。
請你說一遍,告訴你自己:(生1讀)
請你說一遍,告訴老師我:(生2讀)
請大家說一遍,告訴在座所有的人:(生齊讀)懷特森先生不是想的孩子的一時,而是想的孩子的一世。誰說他不是——(指課題)
生:最好的老師?
師:最好的老師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我們明白什么道理?
生:懷特森先生是告訴我們如果認為他錯了,或是課本上錯了,就大膽地說出來。
生:他告訴我們不能只知道接受知識,也不要以為教材和老師就一定是正確的。
生:他告訴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傾聽,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然后作出判斷。
哥白尼,伽利略,假如老師有錯誤?一學生發現教材中的錯誤寄信到編寫組被采納,收到表揚。
師:你有最好的老師嗎?和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最喜歡的是張老師,因為他要求我們特別嚴格,我的數學有了很大的進步。
師:你喜歡嚴格的老師,使得,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愛要變壞。
生:我最喜歡的老師是李老師,因為他上的課生動有趣。
師:學識豐富的老師令我們欽佩。想不想聽老師的老師的故事?
生:想!
師:掌聲鼓勵一下?(生鼓掌)
記得我剛上初中時,在校園里見到這樣一個老師,矮矮,黑黑,胖胖,等他走過我們偷笑:嘻嘻老頭子有喜了
他讓我們知道什么叫熟能生巧,什么叫博大精深;他讓我們明白抽象復雜的知識只要教學有方也可化難為易。今后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老師,他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告訴我們真理。做一個使學生終生受益的好老師也是我追求的目標。
(評析:本文語言樸實但內涵深刻。教者鎖住題眼,從“算哪門子老師”到“我最好的老師”,前后評價截然不同;從非常氣憤到十分佩服,情感變化鮮明突出。 “水本無華,相蕩既成漣漪;石本無火,對擊始發靈光。”在咀嚼詞句和入情練讀中孩子們理解了作者匠心獨運的高明,層層深入體會了懷特森先生的“好”。課文中提到的“好老師”與我們的普遍認識是有一定差別的,課文所提倡的懷疑主義也是時下中國學生所缺乏的。教者注意挖掘其中的內涵,以伽利略,哥白尼的故事引發學生對世界的感受、思考,最終積淀為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課堂就更有了深度。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實錄 篇3
執教:黃耀紅
時間:2011年4月27日
地點:砂子塘新世界小學多功能報告廳
整理:砂子塘新世界小學語文組
一、談話導讀
師:在家里,有爸爸媽媽和親人陪伴我們。在學校里,陪伴我們的是老師。我們先一起聊一聊,在你的心目中,你覺得最好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我看誰說得最有自己的想法,既跟別人不同,又說得很有道理。
生1: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他的教學質量應當很好。
生2:我心目中的老師是這樣子的:他能教給我們知識,我們也能將所學的知識教給他。
師:恩,教學相長,彼此學習。
生3:我心目中的老師非常幽默,非常有個性。
生4:我心目中的老師,上課很嚴厲,下課可以卻跟我們一起玩。
師:上課和下課不一樣。老師既是我們的老師,又是我們的朋友。非常不錯!
生5:我心目中的老師是非常有愛心,他能夠幫助每一位成績不好或者是成績好的學生。
師:我也很贊同你的觀點,最好的老師最有愛心。大家都談得很不錯。這是大家的理想,希望我們的老師都這樣。我在想,一個老師在課堂上說的知識,一般都是正確的。對嗎?
生:對!
師:如果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在課堂上所說的知識都是錯誤的,你覺得這樣的老師還有沒有可能成為好老師?甚至是最好的老師?你先告訴我,有沒有可能,然后說說你的理由。
生6:有可能。因為這可能是這位老師最獨特的方法教學生。
師:他講的是錯的啊!你能原諒他的錯?
生:對。
師:為什么要原諒他的錯?
生7:因為,不一定都是老師的錯。也許同學沒有提出疑問。所以,我覺得他是好老師。
師:他錯了,但是同學們沒有提出疑問來,責任還不在老師。你說出了一定的道理,還有沒有更好的道理,后面那個男同學你說。
生8:我覺得他是個好老師,因為他有獨特的教學方式。就像我們的生活,不思考的話就等于吃了飯不消化。
師:這個比方打得很好啊,向你學習!
生9:我認為他還是個好老師,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總是會失敗的。
師:出錯是出錯,得看老師是怎么樣出錯的?對嗎?
生10:我覺得老師可能是故意出錯。
生11:我覺得老師想讓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具有懷疑能力和分析能力。
師:他是故意犯一個錯誤,讓你們懂得這一個道理,對嗎?
生:對。
師:非常不錯。你們是不是在課前都看過我今天講的課文了,是嗎?
生15:沒有。
師:那更加不錯。經過這一段聊天,同學們的思維變得非常活躍。
二、評價人物,質疑問題
師:現在,請同學們翻開課文第114頁。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看看大家讀得怎么樣?
生:讀課題 21《我最好的老師》
師:下面,同學們自己把課文看一遍。注意兩點:首先,把筆拿著,你發現這課文里面有好的成語,請在它的下面劃一條波浪線。有不認識的字,請在下面也做一個記號。這是第一個要求。第二個要求:看了課文以后,你有什么疑問,請你等會向我提出來。這兩個要求都記得嗎?
生:記得。
師:那我再加一個要求,想想:題目叫《我最好的老師》,我想將“我”字去掉,就成為《最好的老師》,你覺得可以嗎?注意啊,一劃詞語,二提問題,三想我的問題。
1.學生自讀
(學生帶著要求默讀課文中)
師:板書詞語:
出乎意料 侃侃而談( ) 目瞪口呆 糊弄( )
師:大家看下黑板上幾個都是成語嗎?前面三個是。先找個同學,把那兩個括號里面加點的字注上拼音。誰愿意來做這個事?
指名學生上臺注音
師:非常好,大家一起讀一讀,每個詞語讀兩遍。
生:讀詞語
師:特別注意這個字,它永遠都讀糊(hù)嗎?
生:不是
師:有時候讀什么?后面那個女生你說說。
生18:讀糊(hú),糊涂。
2.質疑問難
師:現在我想問第二個問題。你們剛剛讀過課文以后,有沒有問題想提問老師的?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的,我看誰的問題提得最好。
生19:老師,我這里讀不懂,“懷特特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這樣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師:為什么不懂,哪里不懂?
生20:也不要迷信權威。
師:你覺得應該迷信權威?
生20:不是的,我覺得小學怎么會有權威?
師:小學怎么會有權威?不錯。權威在哪里?
生21:那個老師就是同學們的權威,老師要同學們做什么,同學們就應該也會做。
師:這是你的答問,很好!現在還有沒有要提問的?
生22:為什么是“出人意料”?
師:你看得很仔細
生23:文章最后提到,作者又告訴給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認為不對,可是他在這里為什么認為老師是對的?為什么從以前的不接受到現在又覺得老師的觀點是正確的?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她讀書讀得特別仔細,把前后都聯系在一起看。發現了有矛盾。
生24:我想答剛才那個同學的問題。是一個……
師:不要緊。提問很重要,怎么樣提出最有效的問題更重要。
生25:我覺得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寫到的內容跟后面有矛盾。
師:怎么理解這個矛盾?大家都記住他們提到的問題。
生26:學生不可能不寫答案,為什么還是得個零分?
師:呵呵,沒有了功勞也有苦勞,你是這樣想的吧?
生27:……他說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動物……那為什么他只知道這種在夜間出現,而且已經絕種的動物呢?
師:是啊,讀得非常仔細。要是你在懷特森的課堂上就好了。
生28:我回答她的問題,因為這是他故意編出來的,想給學生一次教訓。
三、反饋交流
師:“故意”就說明背后有目的,有一時看不到的目的。懷特森“故意”這樣做,到底是為什么?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仔細,讀書就應該像這樣帶著問題,帶著問號去對話。我發現,同學之間有非常好的習慣,彼此不但能夠提問還能夠相互釋疑,學習就是這么一個交流的過程。
這些問題當然都要解答。能不能允許我把你們提及的問題放到講課過程中去,是和同學們一起來解答,不是等我來解答。現在,可不可以回答我剛剛講的那個問題,我的那個問題也是我讀書的時候產生的一個疑問。我覺得《我最好的老師》好像不需要“我”字,就是《最好的老師》,你們覺得有意見嗎?誰來說服我,最有力的說服我。
生29:我覺得把“我”去掉不行的。如果是《最好的老師》,有的人的看法有不同。他覺得這個老師好,有的人覺得這個老師教學的方法一點用處都沒有。就覺得這個老師是個壞老師。
師:這個老師好不好是帶有個人色彩的,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們能不能結合課文告訴我?
生30:課文中寫到作者把這個介紹給他的一個朋友,他的朋友卻說這個老師怎么能這么糊弄你們?就證明他的朋友不認為懷特森是好老師。
師:非常好,你的說法非常有說服力。就在文章的最后能告訴我們,不是每個人能這樣看待。
生31:我覺得把“我”去掉的話,那么最好的老師就包括了很多老師。如果加上“我”的話,單單指的是懷特森一個老師。
師:最好的老師可以有無數個,“我最好的老師”只有一個,那是獨特的。
生32:我覺得最好的老師應該也有很多同學喜歡它,所以可以去掉“我”。
師:哦,你覺得“最好的老師”可以去掉,是吧?非常欣賞你。懷特森又不是我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全班同學都認為他是最好的老師。真不錯,大家都這樣說的時候,你堅持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你以后很有出息。
生33:我覺得課文的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里面說了:“懷特森先生讓我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但是,他沒有告訴他的朋友這一句,所以我覺得“我”最好的老師是必要的。
師:這叫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生34:我覺得不應該去掉“我”,因為去掉了“我”的話,那意味著別人也喜歡。問題是,如果別人如果不喜歡這個老師,而是別的老師呢?作者喜歡那個老師,才加上“我”。
生35:我認為不應該去掉“我”,因為他們的老師是很有個性的人,不但教學方法是獨特的,而且他教育同學們的方法也是很獨特的,別人不認為他是一個很好的老師,所以不能去掉“我”。
師:你是“集大成”,前面講過的你把它都歸納了。還有其他意見的呢?
生36:我覺得可以刪去,因為懷特森是教他們班的,他們班同學也都很喜歡這個老師,而我讀了這篇課文這,我也慢慢喜歡這個老師了,我覺得可以相信他是“我”最好的老師。
師:如果你讀了以后,你也最喜歡這個老師,那題目叫《我最好的老師》,這個“我”就變成了“你”,不一定是作者,對嗎?
師:大家注意沒有,我們的討論有兩個不同意見,每種意見都有他的合理性,我們不要苛求一個答案,這個過程,思考問題的過程是最重要的。好,現在我們來認真學習這一篇文章,先找一位同學把第一自然段朗讀一遍。
四、導讀
1.引讀
師:讀這一段的時候我請同學們把其中的一個句子勾畫一下,就是這個“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把這句話勾出來,待會我要提問。我找個同學讀這一段,找個沒有舉手的。呵呵。
生37:讀一自然段。
師:很不錯,我相信這是你讀得最好的一次,是吧?已經很不錯了。剛才讓你們看了這一段,其實這一堂課的過程把整個教學過程都寫完了。他是怎么上課的?這個過程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啊?根本就沒有寫出人意料的嘛。既然他沒有寫出人意料的,那我想把這個“出人意料”刪掉,可不可以?
生38:不可以。
師:告訴我理由。里面沒寫“出人意料”,干嘛要用“出人意料”這個詞?
生39:我覺得不可以刪掉,因為如果是前面沒有寫,而寫在后面了呢?
師:恩,可能寫在后面了。你可以告訴我,后面哪些地方出人意料了嗎?
生40:后面第······
師:你覺得“出人意料”是什么意思?
生41:應該是非常驚訝,意想不到。
師:有哪些地方意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