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四冊(全冊)教案
三種形的組合 總第1課時 電第1課時 小學美術第四冊(全冊)教案
教學目標 :
讓學生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涂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小學美術第四冊(全冊)教案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對三種形隨意組織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難點:兩形重疊處區分色彩。小學美術第四冊(全冊)教案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課件演示,導入 新課。
1、課件演示: (1)先畫一種形狀,說一說是什么形狀。
(2)再畫另一種形,產生部分重疊。
(3)最后畫第三種形,又有部分重疊。
2、先只有外形線條,再演示有色彩的:兩形重疊的部分色彩要有區別。
3、出示課題:“三種形的組合”。
二、啟發、歸納作業 方法。
師生一起討論作業 步驟:
1、可三種形交替畫出再著色:
第一次畫一種形
第二次再畫一種形
第三次再畫一種形
注意:第一次畫形,可指導學生畫在畫面的較中間的位置,宜大一些,作為畫面的主體物,然后再向外圍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顏色:要求形內涂滿,色彩均勻,重疊部分要換顏色。
三、學生作業 ,教師行間指導。
四、簡評作業 ,展示部分較好作業 ,鼓勵同學們的再創造情緒。
相似形組合畫 總第2課時 電第2課時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培養視
覺感受力和平面表現能力。
2、學習運用大小、疏密的變化來組合畫面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簡單的相似形排列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畫面。
難點:形的位置安排恰當,組合自然,畫面美觀。
教學準備:課件、節奏感強的樂曲。
教學步驟 :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 組織教學。
二、 課件釋題。
課件演示:一個基本形,逐漸增多類似的形狀,形成一個畫面后,要學生談談看到一個形和多個形的畫面時的不同感覺。
將一個單位的形狀從相似形組合畫面的背景中分離出來,讓學生邊觀察體會邊談感受。
單獨的一個形給人單調孤立的感覺,多個相似的形反復排列,就構成了美觀豐富的群體圖案,畫面因此產生強烈的節奏感,就像由許多音符組成了一首動人的曲子一樣。(播放音樂) 讓學生眼觀畫面,耳聽音樂,利用文學上的“通感”來初步感受相似形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舉基本形的來源:瓜果蔬菜、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器皿用具、其它隨意形。
2、畫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進行概括,把它畫成簡練美觀的形象,教師以某物體為例,作繪畫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實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組合方法。
在畫紙上向不同方向反復畫出相似的形狀,畫滿紙面,一般不重疊,或只在有規律的部分重疊。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頁左圖,由多株相似的樹形平行排列成樹林群體圖。也可改變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頁的群鵝圖,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錯落有致。
五、著色。
1、本課屬重復造型范圍,因此不宜用多種顏色,以免產生雜亂的效果。可用2—3種顏色,顏色的選擇應有強烈的主觀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實際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