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第四冊(全冊)教案
(2)教師示范添加方法。
(3)課件演示添加的內容和方法。
3、飛行器著色。
(1)課件演示給飛行器著色。
(2)有色與無色進行對比。
4、學生作業 ,教師行間個別指導。
(1)布置作業 要求:集體創作設計飛行器,進行小組競賽,并設有創作獎。
(2)作業 前靈感激發:欣賞歷屆優秀作業 ,電腦欣賞太空星體,鼓勵添加太空星體或其他物體。
(3)教師行間進行個別指導。
六、課堂總結
1、作業 展評:粘貼各小組集體創作畫“太空飛行器”,逐張欣賞、評析。
2、給優秀作業 頒獎。
3、鼓勵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攀登科學高峰。
顆粒碎屑粘貼畫 總第28課時
教學目標 :
通過教學,指導學生學習粘貼畫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手、眼、腦的靈活性、協調性,提高他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粘貼畫的制作步驟、方法和要領。
難點:方法運用得當,畫面構圖飽滿,形象生動新穎。
教學準備:細砂,膠水,底紙,棉簽。
教學步驟 :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欣賞、出示課題。
1、出示四幅分別是動物、植物,風景、人物的范畫。讓學生欣賞并上臺用手觸摸,思考這些畫是用什么材料“畫”的,初步了解粘貼畫的特殊美感和質感及制作材料。
2、出示課題: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新的作畫方法。(板書:顆粒碎屑粘貼畫)
二、教師示范傳授粘貼畫的制作方法。
1、構思(板書)
①構思內容。指導學生看范圖,內容可以是簡單的人物、動物、植物、風景等。
②啟發學生說說自己打算畫什么。
2、勾描圖形。將構思的形象勾畫出來,要簡潔鮮明。
3、涂膠。(板書)
①教師演示用棉簽蘸膠水均勻地揩涂在圖形上。
②注意,邊線要整齊。
4、撒灑。(板書)
①教師演示:右手的五指抓些細砂均勻地撒在涂有膠水的部位,力求厚薄均勻。
②指名學生上臺演示,集體評議。
③撒灑完后,用廢紙覆蓋在畫面上,用手壓抹一番,使細砂粘牢。隨后抖掉余沙并加以整理。
5.著色。(板書)
待干后,可在圖形的空白處點綴著色。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 要求:大膽構思,細心制作。
四、作業 展評,課堂小結。
1、觀摩作業 ,集體評議。
2、教師小結。
手捏陶娃 總第29-30課時
教學目標 :
進一步學習運用泥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捏塑小泥人,提高學生的動手造型能力,發展創造力。
教學重點:
捏塑小泥人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學難點 :
人物神情生動,各部分裝飾巧妙而別具一格。
教學準備:
數件造型生動的陶娃作品,示范用的熟泥,學生用熟泥人手一份(由教師分發),墊布。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0分鐘。
一、欣賞作品,引入課題。
1、出示陶娃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2、出示課題:手捏陶娃(板書)
二、觀察分析人物形體結構。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人由頭、頸、軀干、四肢幾個部分組成。
三、指導學生學習制作方法和步驟。
1、教師示范。
(1)團搓黏土或橡皮泥。
(2)整體捏塑脖子與頭。
(3)捏塑軀干和下肢。可以把軀干和下肢作為一個整體來捏,也可分開捏。
(4)把頭與軀體黏接起來形成大體造型。
(5)黏接上肢部分,添加、刻劃、裝飾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