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美術教案5
五、延伸與拓展:
⒈集體采用皺紙團包的方法與彩泥設計組合成一組立體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級內。
⒉學生用舊報紙制作團包的紙立體作品,在根據學生個人的喜好,用顏料涂上不同的顏色。
電腦美術
枋湖中心小學 林旭泉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造型 表現。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在windows畫圖程序中繪制簡潔的圖案。
2、 指導學生采用windows畫圖程序進行復制、粘貼,組成一幅四方連續紋樣。
3、 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采用windows畫圖程序創作一幅四方連續紋樣。
教學難點:
創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畫圖程序界面上各種工具的使用)。
教具準備:
電腦演示示范作品以及電腦軟硬件設施。
課堂教學:
一、 復習導入:
1、組織教學,確保每臺電腦能夠正常運行。
2、復習學過的圖畫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課的圖案知識、設計、排列、重復等造型知識內容。
3、作品欣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思考: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示范:
以清晰的演示復習圖畫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當場示范電腦繪畫中圖案繪制、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等創作方法。
2、師生共同完成一些電腦繪畫方法的操作。
3、學生進一步熟悉軟件中的各種工具。
4、學生創作。
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電子畫筆和顏色,通過想象與構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設計并畫出一個有趣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復制、粘貼、翻轉和旋轉、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有獨特情趣的四方連續紋樣。
作業要求:大膽、自由地創意和繪制。
5、學生作業品評
學生完成作業后,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并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地關閉電腦,整理桌面、地面。
四、課后拓展
鼓勵家里有電腦的同學多做練習,進行有趣的造型活動,可能的話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來,裝飾自己的小房間或教室。
五、教學反思:
14設計的自行車
廈門市樂安小學 朱少冰
《我設計的自行車》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是美術三年級上冊第十四課,屬于“設計?應用及造型?表現”領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認識自行車結構和功能并畫出圖片。第二課時根據所設計的圖案制作自行車。
教學目的: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2、培養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教學難點:
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