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2課 走迷宮
[分析] 走迷宮
一、教材走迷宮分析
走迷宮,本來走迷宮是指結構復雜、道路難辨,進去后不容易找到出路的建筑物。走迷宮據說世界上最古老的迷宮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米諾斯王官。走迷宮的另一種含義是指一種鍛煉人類智慧的游戲。走迷宮本課題的出發點是引導學生大膽想像與創造,運用描繪、設計、制作等多種造型活動,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平面的或者立體的迷宮,借以釋放學生對奧秘領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2課 走迷宮
本課題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2課 走迷宮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有兩個學習活動。一是平面作業,設計一幅有趣的迷宮圖。二是立體作業,嘗試用多種材料,運用切挖、涂繪、插接、粘合等多種方法制作一個獨具個性的迷宮,并和同學一起玩一玩,看看誰的制作更巧妙。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下冊:02課 走迷宮
活動一:平面的迷宮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各種長長短短、曲直不同的線條圍隔而成的格局圖;一種是畫面不僅有曲折的路線,而且還配有相應的背景。它既是一個迷宮,也是一幅漂亮的風景畫或者場景畫。這種迷宮圖的設計不僅培養學生的畫面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還能引導學生注意設計與功用的關系。教材上提供了兩個迷宮的格局圖,它可用于輔助教學,作為導入的范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活動二:課業形式是制作一個立體迷宮,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有序的設計和制作,豐富學生的視覺和觸覺經驗。立體迷宮的路徑可以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即路徑有高低起伏。在制作手法上,同一平面的立體迷宮主要是把有關的障礙物、背景變成立體的。要考慮好迷宮的規劃與布局,讓所有的立體形都協調地穿插在路徑的刷邊。
立體迷宮是一種玩具,將路徑設計成可以變換的形式,使得玩的價值更大。這是一個教學的難點。教材上提供了兩個不同形式的迷宮。一個是紙板城堡迷宮,一個是泡沫塑料板迷宮。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迷宮,顏色處理都很關鍵。要注意背景與路徑的色彩對比要鮮明。泡沫塑料板很吸顏色,顏料要上得厚重,少加水。
學習屋的設置是訓練學生觀察力的,這一點與玩迷宮游戲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作為課后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
◆能大膽想像與創造,注意設計與功用的關系,運用多種造型方法表現出一個平面的或立體的迷宮。
◆收集有關迷宮的資料,了解它的文化和歷史以及造型特點。
◆收集多種材料,掌握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養成有序地制作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學思路
走迷宮是一個新的教學題材,學生對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學生在創作時會面臨一些困難,如:如何處理好通路、岔路和死路的關系,障礙物如何設置,背景如何添畫,總之就是如何處理設計與功用的關系。因此在設計教學程序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從認識迷宮過渡到分析迷宮,再到自己設計迷宮的指導。設計時可以這樣考慮:體驗迷宮一了解知識一分析方法一設計創作一評析作品。
教師的指導作用將在分析方法環節中得到重要發揮。這幾點是教師和學生必須討論到的:
一、迷宮圖的構成,可以通過識辨幾張圖片進行啟發。
二、迷宮圖的設計步驟。大約有七步:1.構思主題。2.勾畫一條路徑單線,暫定為通道。3.添畫單線岔路。4.單線變雙線。5.在岔道上定障礙物位置,使之成為死路,并檢查路線是否合理。6.添畫景物。7.上色。在這個指導過程中,談話法、演示法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