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版)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
色彩平涂接力游戲——形與色的設計及色彩平涂技能訓練,在游戲中關注“形”的想象。引出本節課所學內容,板書課題。
二、發揮主體
1、 觀察與思考:課本“畫片”有什么作用?(讓別人認識自己,培養設計意識)
2、 分小組討論回答:我的“畫片”畫些什么介紹自己呢?(引導畫片的內容設計)
3、
想象與創作:外形——具象抽象(引導“形”的想象與變化)。色彩——冷暖搭配嘗試(在顏色筆里找出暖色與冷色各一、二種嘗試搭配,感受美感),
三、發展主體
拿著“畫片”玩“找朋友”游戲,與好朋友交換畫片進行自評,學會交往。
課堂總結:
我能運用什么形狀進行設計,學會運用什么色彩進行搭配……
第六課 變幻的畫面 (廣東版)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
1、 運用點、線、色、基本形設計正、反面的物象;
2、 學習對折、剪、畫、粘貼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學會關注“美與科學結合的現象”。
三、發展方面
再欣賞和“玩”中,感受快速轉動與畫面重疊的現象。
教學重點:
正、反面物象的表達。
教學難點:
背景的留白位置與主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
小范例,制作工具。
作業要求:
能用點、線、色繪制自己喜歡的形象,并能進行粘合制作小動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動主體
小組輪流玩“變換畫面小制作——孫悟空”想: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
二、發揮主體
1、 欣賞學生作品,你喜歡那一個制作為什么?
2、 你準備設計一個怎樣有趣的畫面?正面主體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
3、 提供“制作步驟圖”小組討論解決制作方法,師介紹。
三、發展主體
找找身邊的材料,那些紙材、用具適合制作“小動畫”
第二課時
一、啟動主體
檢查學習工具,預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發揮主體
1、 提問:正反面有什么關系?方面為何要留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現物象?用什么點、線、色裝飾花紋?
2、 開始制作:畫(主體、背景)——對折(卡紙直線折法和以剪切改變外形)——粘貼。
三、發展主體
引導學生結合作業欣賞關注環保主題的構思,如“老虎回家了”、“魚兒回到海里的家”、“小企鵝與北極……”。
教學總結:
1、 交換小制作,互相評價、贈送。
2、 我學會了什么?師總結學習情況。
第七課 哈哈鏡,笑哈哈 (廣東版)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
掌握“折疊”與“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淺的“夸張變形”的藝術法。
二、教育方面
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的道理。
三、發展方面
在“大膽表現”中運用點、線、色畫出人物并進行裝飾
教學重點:
掌握“橫折、豎折和添加連接”的方法,做出一張會變化的畫。
教學難點:
感受粗淺的“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
教學準備:
范例,制作工具,教學課件。
作業要求:
用折紙添畫的方法描繪一張會變化的人物畫面。
教學過程:
一、啟動主體
拿出自己早餐用的不銹鋼飯盒或勺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臉有什么變化?拉長了,還是變寬了?什么原因產生這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