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數乘一位數何時教學更佳
再靜下心來細細一想,其實在第一單元測量中,這一計算問題就已經有所顯現,只不過由于長度單位、質量單位的進率多是10、100、1000的,因此對計算的影響相對較小。數學課程標準1—3學段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教材編寫應以《標準》為基本依據,要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我們在選擇教材的時候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并讓學生依托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新的數學問題。數學課程標準1—3學段數與代數具體目中又指出:“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空間與圖形的具體目標中還指出:“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千米、米、厘米的含義,知道分米、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那么學生對長度、質量、時間單位進行換算時就必須掌握一個數乘整十數、整百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同樣在解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也要用到一個數(這個數可能是兩位數、三位數)乘2、4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上述知識點時,學生應該也必須掌握一個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方法,數學教師對三上數學的教學調整勢在必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的編寫還要有利于調動教師的能動性,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作為教師不能一成不變的教教材,雖然教材的編寫存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教師的借口,數學教師應該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地依據課程標準對教材進行有效地處理,使之更適合學生。因此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這一內容在何時進行教學就非常值得我們三年級數學教師進行思考。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是這樣安排的:單元內容單元內容1測量6多位數乘一位數2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二)7分數的初步認識3四邊形8可能性4有余數的除法9數學廣角5時分秒10總復習照這樣的安排,按順序進行教學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前面我所述說的情況。為了不讓乘法計算成為單位換算、周長計算的障礙,就應該把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內容移至前面加以解決。縱觀整冊教材內容,我建議這樣安排:單元內容單元內容1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二)6時分秒2多位數乘一位數7分數的初步認識3測量8可能性4四邊形9數學廣角5有余數的除法10總復習 教師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的安排是供教師參考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