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的猴子》教學設計及反思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六單元p57~58《淘氣的猴子》
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創設了“樹上一個桃子也沒有了”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 0”這一規律,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就要用到這一規律。教學時,可以利用這一情景,組織學生討論,每只猴子分到幾個桃子,再擴展到如果有更多的猴子來到這里,能分到桃子嗎?從而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在把結論應用到計算當中。
學生分析:大慶市直機關四小是大慶市教育局直屬小學,有較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80%都來自城市,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好。在計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對于多樣化的計算方法已經有一些體驗和積累。三年級的學生處在抽象的邏輯思維開始形成的階段,因而運用視頻、音頻、圖像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活躍思維,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此外,在解決問題的活動體驗中,可以采用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幾道除法算式,你們估一估,用手勢表示商是幾位數。(出示408÷4= )你是怎樣估的,說說你的方法。再出示下面的題
603÷3= 802÷2= 840÷6=
師:你們都說對了,那么這些算式到底得多少呢?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就會知道了。
[先估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前,已預算出商的位數,為后面的計算提供參考。]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課件出示小猴子,師:認識這是誰嗎?(小猴子)
師:那么你們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小猴子嗎?(調皮、淘氣……)
引出課題。
2、除數不能為0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師:為什么不是0?小朋友如果樹上有5個桃子,來了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幾個桃子?(5÷5=1(個));那要是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呢?(5÷1=5(個));那要是沒有小猴子來分呢?(那就不能分了)也就是說除法算式就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說0能做除數嗎?(0不能做除數!)非常好!因此,0除以任何什么樣的數都得0。(不是0的)
學生在下面讀讀這個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