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五冊《可能性——摸球游戲》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二)活動二
1師:下面老師再改變盒子里黃球、白球的數量,變為9個白的、1個黃的。我們看看,摸出其中的一個球,是摸中黃球的次數多,還是摸中白球的次數多?
(生舉手)
師:大家把自己的猜想,用半分時間在課本上記下。
(生填寫課本“想一想”)
師:想不想自己摸球來驗證猜測?
生:(幾乎異口同聲)想。
師:那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
(出示“小組合作”的操作步驟)
(1)幾人輪流摸球,摸出一個球記錄一次是什么顏色,然后把球放回盒內再摸。
(2)統計時,白球用字母b表示,黃球用字母h表示。
(3)小組交流:實驗結果與你的猜測一致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師以一小組為例,逐條講解示范,并提出要求:安靜、迅速,按步驟操作。
(各學習小組愉快地摸球、統計,討論。教師巡視學生實驗結果。)
師:誰匯報一下小組交流情況?
生1:我們組摸出的白球次數多,黃球次數少。
生2:我猜對了,摸出白球次數多、黃球次數少。
生3:和我的猜測一致。因為盒子里白球多、黃球少,所以摸出的白球次數多、黃球次數少。(生不由自主地鼓掌以示表揚。填寫課本“填一填”,并齊答。)
師:摸中白球的次數多,說明摸中白球的可能性……(生齊答:大);反過來說,摸中黃球的次數少,說明……(生齊答)
師小結:這個游戲告訴大家,雖然事情的發生是不能確定,但是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設計思路對兒童來說,概率知識是很有吸引力的,動手收集數據的過程常常體現為令人愉快的游戲。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學習的形式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個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他們體會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同時促進學生個人的完善與發展。)
2.試一試。
第84頁第(1)題——盒子中有14個球,分別是8個白球、4個黃球和2個紅球。摸出一個球,會摸到哪種顏色的球?
(生獨立完成,師巡堂指導。)
師:從統計數據看,哪種球摸到的可能性大,哪種球摸到的可能性小?為什么?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小。
生2:(補充)因為盒子中白球多,紅球少,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小。
( 設計思路 學生已有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認識,通過練習,每人再次經歷“猜測—實踐—驗證”過程,加深了對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從學生情感體驗看,他們仍對小組合作的摸球游戲意猶未盡,再次摸球,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
(三)活動三
1師:誰玩過搖獎活動?現在我們也來玩一下。(出示轉盤)
師:老師搖,大家猜。第一次老師會轉到什么顏色?
生1、生2:藍色。
生3:黃色。
(師搖了3次轉盤,生觀察。前兩次都轉到藍色,第三次很幸運地轉到黃色。每次結果都有學生歡呼雀躍。)
師:老師轉到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小?為什么?
生:轉到藍色的可能性大,轉到黃色的可能性小。因為藍色的多,黃色的少。(大家鼓掌贊揚)
師:“如果讓你用這個轉盤設計搖獎活動,你想讓獲獎的人多一些,怎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