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實錄及反思(單國紅)
師:梯形的周長呢?
生:四條直直的線。
師:這個房子的周長呢?(生答略)
師:這個腳印的周長呢?(生答略)
三、測量周長。
師:(邊說邊出示)老師帶來了一張名片、采來的樹葉、一個硬幣,它們的周長分別是什么?(生分別指出三個物體的周長)
師:你認為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呢?
生:名片的周長長一些,硬幣的周長最短。
師:文具盒中有測量周長的工具嗎?拿出來看看,你認為用這些工具最容易測量的是哪一個周長?
生:名片的周長最容易測量。
(學生四人小組,量出老師名片的周長。)
生1:我們一組先量長度是9厘米,寬度是5厘米,9加5等于14,有兩條長和兩條寬,就是28厘米。
師:(邊指邊說)他們通過直尺量出了這條邊是9厘米,這條邊是5厘米,然后再算出周長。
生2:我們一組計算方法不同,先量長兩個9厘米,寬兩個5厘米,就是28厘米。
師:他們也是只測量了兩條邊的長度,然后根據長方形的特征算出長方形的周長。有測量4條邊的嗎?
師:請你測量出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的周長。
(學生獨立測出書上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是多少。)
師:三角形的周長是怎么得到的?
生1:三角形的周長是13厘米,先算出長的邊,標上去,是5厘米,這條邊4厘米,這條邊3厘米,合起來算出是13厘米。
生2:他算錯了,5加4加3是12。
師:四邊形的周長呢?
生1:最長的邊是3厘米,最短是1厘米,上面也是3厘米是7厘米。
生眾:錯了!
生2:它有4條邊,3加3加2加1是9厘米。
師:哦,少算了一條邊,周長應該是圍成它一周的四條邊的長度。
師:下面老師給你一些圖形各條邊的長度,請你用合理的方法算出來它們的周長。
(出示一些標注各邊長度的圖形——
○1三角形:5厘米、5厘米、6厘米。
生1:5加5加6。
生2:5乘2加6
生3:把6比作5,3個5是15,加上剩下的1是16。
○2三角形:3厘米、3厘米、3厘米。
生1:周長9厘米,3乘3是9厘米。
生2:3加3加3是9厘米。
生3:2乘3加3是9厘米。
○3平行四邊形:3厘米、3厘米、4厘米、4厘米。
生1:4加4等于8,二三得六,合起來是14厘米。
生2:兩個3加4等于14(厘米)。
生3:3加3加4加4。
生4:三四十二,加退掉的2是14。)
師:剛才我們通過測和算的方法得到了一些物體的周長(板書:“測”和“算”)。那么這兩個物體你為什么不能用直尺測量周長呢?
生1:硬幣是圓的,直尺不是圓的。
生2:可以量直徑。
師(驚訝狀):都知道直徑了!
生3:量時做記號,就可以了……
師:看來有的同學想出來了,要把這些彎彎曲曲的線變成直的線,然后再測量就可以得到它們的周長了。
師:可以用他們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好辦法,從中挑選一個(硬幣和樹葉)小組合作測量出它的周長。
(小組活動)
師:哪些同學是測量的硬幣的周長的?介紹一下?
生1:因為硬幣很薄,我們把它摁在桌上,一個同學用線圍它的邊,再拉開是7厘米5毫米。
生2:我們也是量硬幣,用另一種方法,把線圍一圈再用剪刀剪斷。
師:有沒有同學量的是樹葉的周長?
生1:把樹葉對折,是兩個這條邊的長,量出一個就可以了。
生2:用線繞樹葉,是16厘米5毫米。
師:除了用“圍”的方法(板書:圍)可以幫助測量硬幣的周長,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疑惑狀)
師:其實還可以用“滾”的方法(板書:滾。)。(教師教“滾”的方法:在硬幣上作好記號,滾到那里停下來。學生用滾的方法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