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法教案
24是48÷2的商,這個商與我們前面復習的筆算除法有什么不同?(這個商是兩位數)板書課題:用一位數除,商是兩位數。除了用口算,用豎式能不能計算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呢?
想一想:寫豎式時要分幾步呢?
3、獨立計算48÷2.
4、小組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
教師請學生到投影前,指著自己的豎式,敘述計算過程。
5、板演,敘述方法。
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板書。
教師:同學們剛才說得特別清楚。你們看老師的理解和你們一樣嗎?做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被除數十位上的4表示4個十,4個十除以2商2個十,要在商的十位,對齊被除數的十位寫上2。用除數2去乘2個十,積是4個十,表示從被除數中已經分掉的數,寫在48十位的下面。4減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數已分完了,個位上還有8,要拉下來繼續除。8除以2得4,要在商的個位,對齊被除數的個位寫上4.再用除數2去乘4,積是8,表示從被除數中又分掉的數,寫在拉下來的被除數個位上的8的下面,8減8得0, 在余數的位置上寫0,表示個位上的數也分完了,這樣就完成了48÷2的計算過程。
24
2
4
8
8
0
說明:豎式計算過程中的0不寫不影響數的大小,可以省略,但最后的0表示全部分完,要寫上。從要分的數里減去已分的數,因為是除法豎式,所以“-”可以省略。
6、學生回顧上題的計算過程。教師提問,學生在心里回答相關問題。
提問: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上?
每求一位商都經過哪幾步?(除、乘、減)
每步的意義是什么?
根據什么確定是否全適?
7、師生共同歸納方法。
筆算除法要先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上面。注意每求一位商要經過除、乘、減三步。
8、練習。
獨立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9、繼續學習“分桃子”。
板書:有48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個?
(1)提問:用豎式怎樣做呢?
(2)試做。
提問:計算過程中發現什么問題了?(整十數不能被3除完)。
(3)同桌互相說算理。
(4)集體小結過程。
教師板書:
16
3
3
18
18
0
說明:計算時還是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數最高位是4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最多分得1個十,要在商的十位,對齊被除數十位上寫1,用除數3去乘1個十,積是3個十,寫在48十位的下面,4減3得1,表示十位上還有1個十沒有分完,把個位上的8拉下來,寫在與十位上余下的1個十合在一起的是18。再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在豎式中商的個位,對齊被除數個位寫上6,用除數3去乘6,積是18,寫在18的下面;18減去18得0,在余數的位置上寫0,表示正好分完。
(5)提問:如果被除數的某一位除后有余數怎么辦?(遇到某一位除后有余數,要與下一位的數合起來繼續除。)
(6)整理計算過程。
筆算除法,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數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數(余數必須比除數小),就把余數與被除數的下一位數合起來繼續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