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法教案
4
12
12
2
(6)發現商的特點。(把課題補充完整)
補充完整課題: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三、課堂作業:
教材第59頁“練一練”1、2、3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練習。
教材第60、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1、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2、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課堂作業設計:
1、口算
820÷30= 180×3= 360÷4= 230×3=
57-32= 540÷3= 360-40= 320×5=
指一行同學每人一題。
40÷4= 28÷7= 90÷3= 400÷4= 280÷7=
900÷3= 4000÷4= 2800÷7= 9000÷3=
同桌互答,并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規律。
規律:①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大,商也變大了。
②下一行所得的商都比上一行商的末尾多一個0.
2、教材第60頁的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筆算。
(2)指名敘述筆算過程。
3、教材第60頁第2題。
(1)投影出示。
(2)估算商是幾位數。
(3)計算。
(4)檢驗計算與估算的商的位數是否一樣。
4、教材第60頁的第4題。
(1)投影出示。
(2)由圖中所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你會想到什么?
(3)同桌交流,相互啟示。
(4)提出問題。
今年爺爺的年齡是孫子的幾倍?
明年爺爺的年齡是孫子的幾倍?
(5)解決問題。
(6)交流解決方法。
二、思維訓練。
1、教材第61頁的第6題。
(1)投影出示。
(2)說一說:從圖中你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如何解答。
(4)指名解答。
(5)說一說,通過解答過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教材第61頁的第8題。
(1)理解題意。
(2)交流比較方法。
(3)揭示結果。
(4)談話:交流打字方法。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送溫暖
教材第62-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計算,逐步培養學生計算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檢查、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1、掌握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2、正確地進行驗算。
教具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指名說一說計算360÷3和360÷9時各應該怎樣想。
2、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完成。
提問:這兩道題的商寫的位置為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教師:前幾天,我校開展了“城鄉手拉手”活動,為貧困地區捐獻圖書,三年級同學共捐獻圖書576本,準備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希望小學分到多少本?
(1)教師邊創設情境邊板書例題。
我校三年級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2)分析題中所給的已知條件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