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期末考點歸納人教版
(二)筆算乘法
1.例1(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重點是教學豎式)
(1)體現算法多樣化,有連加,有口算乘法(隱含乘法分配律),還有用豎式筆算乘法。
(2)這兒是第一次出現乘法豎式,所以,在右邊的方框中給出了筆算的整個過程,并對每一步計算中各個數的含義進行了說明,使學生看到筆算乘法的完整步驟。左邊給出了簡寫的乘法豎式寫法,并標明因數和積的位置,使學生知道在了解了筆算乘法的步驟以后,可以采用這種簡明的形式。
(3)例題中只給出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讓學生自己類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對照編排了一、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三道例題,目的就是讓學生形成這種遷移類推能力。)
(4)教學時要讓學生結合豎式的計算過程進行討論,掌握豎式的寫法。
2.例2(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
(1)先估算再精確計算。
(2)計算時,仍然采用多種算法。通過加法進位和乘法進位的比較,使學生掌握乘法時位的思想和方法。
(3)與例1一樣,三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的乘法放在“做一做”中,讓學生運用類推能力進行計算。
3.例3(兩位數乘一位數,兩次連續進位)
(1)先估算再精確計算(估算出范圍)。學生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進一步用減法計算:240-24=216。
(2)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兩次連續進位計算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發展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4.例4(三位數乘一位數,三次連續進位)
編排思路同前,可以讓學生自行解決。
5.例5(0的乘法)
0的乘法編排在這兒,是為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做準備的。
九義教材是出示三個空盤,F在借助于學生熟悉的孫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的神話故事來引出0的乘法,由于乘法的意義學生已經掌握,所以學生很容易得出0和任何非零整數的積都得0的結論。至于兩個0相乘,無法用乘法的意義解釋,只是數學上一種完備的定義,不必向學生解釋,只要學生用前面的結論加以類推即可。
在“做一做”中,提醒學生注意區別0的加法和乘法的不同。
6.例6(因數中間有0)
(1)多樣化算法,可以口算(類似于12×3的口算方法),也可以筆算。
(2)要讓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思考當因數中間有0時如何計算。雖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計算方法同前面。
*練習題中也有三位數的個位和一位數相乘不滿10的情況(502×3),要提醒學生用0占位。
7.例7(因數末尾有0)
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寫法,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哪種寫法更簡便一些,再和整十數和一位數相乘比較一下,兩者有什么異同點。
(三)整理和復習
重點復習根據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數據類型可以選擇不同的算法,培養學生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五、教學建議
1.結合情境教學計算問題,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應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引導學生采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經歷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材非常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許多計算要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來進行學習,教材上沒有專門出現計算法則的文字描述,教學時也不要求學生抽象地敘述法則,但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提高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如果學生在理解算理上存在困難,還是應該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