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105頁例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通過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能準確使用“一定”“不可能”“可能”這些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具準備】
課件,盒子,紅、黃兩種顏色的糖、紅黃綠色的小方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神秘的禮物,想不想看?它就在老師的手里,猜猜,它會在老師的左手里還是在老師的右手里?(請幾個同學來猜)
師:意見不一致了,怎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有兩只手。
師:因為有兩只手,你們不能確定對吧?看老師給你們變變變,張開右手。那你現在確定了嗎?
生:在左手。
師:咱看看啊,果真在老師的左手,是什么呢?請看一看,讓一個同學讀一讀紙條,帶領大家讀一讀:良好習慣。
師:你們可不要小瞧了這四個字,它具有神奇的力量,據我了解擁有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終身。而且老師還知道我們班是全校學習習慣最好的班級,接下來咱就比比看誰表現最好,表現好的老師會有獎勵的,獎品就是糖。
拿出糖果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你們喜歡吃糖嗎?下面我們進行摸糖比賽。我請每一排坐的最端正的同學來摸,誰摸到紅色的糖,你們這一排就成為冠軍隊,老師就把糖獎勵給你們全隊。
請幾個孩子摸,剩下最后一個孩子的時候,老師問:就剩你一個人了,你心里怎么想的?
生:我一定摸到------
師表揚:你很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你快摸摸看。
仍然沒有,吊起孩子的疑心。
師:請摸到糖的同學舉起來,都是什么顏色的?你想說什么?
生1:我懷疑沒有紅色的糖
師:到為什么這么說?
生:因為大家都沒有摸到
生2:可能黃色的糖多、紅色的糖少。
師: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們該怎么辦?(看看)那就看看唄。倒出來。
師:哎呀老師太粗心了,沒有放上紅色的糖,袋子里全是黃色的糖,所以我們在摸的時候,會怎么樣啊?
生1:摸到的是黃色的糖
師:讓你親自摸,你摸出的是什么?
生2:一定是黃色的糖。
師:他用了一個詞很貼切,大家聽到是什么了嗎?齊答:一定。
(板書一定)
師:為什么一定摸出黃色的糖?
生:因為里面全是黃色的糖,所以摸出的一定是黃色的。
師:你回答問題很清晰、很完整,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獎你一塊糖。誰還能再來說說?咱們同桌互相說說.
師:那你說,我們在這個袋子里能不能摸出紅色的糖?
生:不可能
板書:不可能
師:為什么?
生:因為袋子里沒有紅色的糖,所以不可能摸到紅色的糖。
師:你看這個同學說的多好,咱同桌互相也這樣說說。
師:因為沒有紅色的糖,所以冠軍沒有產生,但因為你們是坐姿最端正的孩子,所以糖獎勵給你們了。
師:那怎樣放,才會摸到紅糖?
生1:全放紅糖。這樣放的話,摸到的一定是紅糖。
生2:也放紅色的也放黃色的。
師:好,老師就按你的要求來放。好,現在老師把它們搖勻了,你來猜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請幾個同學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