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計》教案分析人教版
一、學習目標
1.學會看這兩種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知道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二、學習內容
1.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并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通過這些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此外,教材在這兒還介紹了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本單元分為兩小節,內容結構如下:
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
⑴簡單的數據分析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⑵求平均數。
例2: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簡單的數據分析(1)
學習內容:教材第38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學習目標:
1、認識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學會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3、能正確分析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學習重點:會看兩種統計圖。
學具準備:空白統計圖二張。
學習流程:
一、引入:
1.以前學習過什么樣的統計圖?
2.使用統計圖有什么好處?
二、自學交流:
1、根據課本38頁統計表繪制縱向條形統計圖(發給學生空白的縱向條形統計圖),并把38頁統計圖填涂完整。(提示:在統計圖上標明數據。)
2、統計圖上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通過繪圖,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問題?
說一說在填涂的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4、完成的統計圖,說一說統計圖上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5、比較兩種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分辨橫向條形統計圖和縱向條形統計圖。
(1)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作用。
(2)拿出第二張空白統計圖,根據表中的數據畫出條形,標出數據再分析 。
6、你認為應該多進哪種礦泉水?為什么?
三、展現提升:
分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傾聽,及時補充,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達標測評:
1、練習十第一題:
(1)哪幾種動物跑得比鴕鳥快?哪幾種動物跑得比鴕鳥慢?
(2)如果它們賽跑,誰跑第一,誰跑最后?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2、收集同學們收看電視節目的情況,并制成橫向條形統計圖,然后提出相應的問題。
五、全課總結,深化認知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簡單的數據分析(2)
學習內容:教材第39頁例2及相應的練習。
學習目標:
1、會看起始格與其它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2、會分析各種不同的統計圖。
3、能體會統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