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24時記時法(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
2、看一看,上面的時刻與下面的時刻有什么不同?(這是普通記時法,這是24時記時法)
3、這里有兩個8時,上午8時和晚上8時換成24時記時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么想到晚上8時就是20時?
5、(課件出示0-24時線段圖)
那么這個點(指著2)是幾時呢?可以怎樣說?(如有學生說到14時,引導學生理解14時就是下午2時)這個點(指著12)呢?這個點(指著23)呢?23時換成深夜11時,你是怎么想的?
6、如果老師只說7時,在線段圖上找一找:在哪兒?如果指向19時,就應該怎樣說了?
(四)進一步認識鐘面時刻的特殊性
1、認識兩個不同的時刻在鐘面上的樣子可能是一樣的。
出示:請你將下面的鐘面畫上時針。
(每人準備4個鐘面圖,分別在下面標上6:00 、11:00、18:00、23:00,組織學生添畫練習)
組織學生上臺指出時針應指向在什么地方?(課件演示驗證)
你還發現了什么?
2、比較辨析:認識同一個鐘面,有時可以表示兩個不同的時刻
出示:一個電子手表:15:00
一個手表:時針指向3
說說表上是幾時?你是怎樣想的?
出示肯德雞圖(營業時間9:00——21:00)與鐘面時間(8點),問:小明看見鐘面上是8點,他還能吃到肯德雞嗎?
(五)聯系生活,鞏固 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
1、拿出剛才分好的圖片,說一說:圖中原來是什么記時法,是幾時?換種說法應該怎樣說?
結合圖片(禁車圖16:00——16:30)問:如果小明的爸爸在下午4:00來學校接小明回家,能接到小明嗎?
2、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通常是采用24時記時法的?
3、看來生活中采用24時記時法的地方還真不少呢!
(六)活動:打電話
(1)現在老師請大家來打一次電話,要求將今天學到的知識用進去,看誰在打電話時將時間交代得最清楚。
(2)同桌合作打電話,商量好扮演的角色和電話內容。
(3)再指明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評論。
板書設計: 24時記時法
普通記時法 早上8時 晚上8時
24時記時法 8時 20時
課前思考:
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有關時、分、秒的知識。這部分內容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認識24時記時法,主動探索24時記時法的規律,發現并理解普通記時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學會把用24時記時與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轉換。部分學生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的是生活經驗,如:電視上、電子表上的時間顯示。但在用24時記時與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轉換時,我想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困難。
課后反思:
這部分內容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對于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的學生來說,在認識水平上,肯定不是很理想。本課的重點有兩部分,一是認識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是怎么記時的,二是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對于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記時方法學生認識還不錯,但完成練習時還稍有混淆,對于簡單的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還可以,但是一旦與生活聯系,稍有復雜時,就不那么理想了,畢竟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少。基于這種情況,在指導學生發現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聯系的過程中,讓學生分段來談發現,不超過12時和超過12時,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和換算。但是本課的內容,由于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所學的效果差異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