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風箏教案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樣子。
童心童趣是這篇課文的鮮明特色,也是需要重點引導學生細心感受的內容。課文開門見山點明,做風箏和放風箏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風箏顯然給童年的“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樂趣可以從文中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看出來,這些心情變化是通過具體事例及一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的。如,做風箏時是“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風箏的時候,“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線斷以后,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找風箏時,我們都“哭” 了,“垂頭喪氣”。教學時,可讓學生找出描寫孩子們心情的詞語和句子,然后引導學生體會那些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及蘊含在其中的感情,感受童真童趣。放風箏是一種有益的游戲,游戲對孩子來說,就是快樂,就是幸福,就是美好憧憬。所以丟失了風箏,才使孩子們傷心地哭了。課文最后一句話意味深長,孩子們之所以這樣苦苦尋找丟失的風箏,是因為在風箏的身上,寄托著他們的快樂,寄托著他們的幸福,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要引導學生聯系全文理解這句話。
4.課文雖然以記事為主,但感情色彩很濃。要把指導有感情的朗讀作為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可以用范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把文中小伙伴們的心情變化讀出來。讓學生在朗讀中再次走人那種情境中,感受童年的樂趣。
5.本課提供了多種拓展學習的可能。“選做題”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描寫心情的詞語。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舉行一次放風箏比賽。文章結尾也可用來擴展語文訓練,比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并說一下,我們向那房子跑去后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最后找到了“我們”的“幸福鳥” 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