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盤古開天地》
1、指名讀,其他同學仔細聽。
2、說說他在讀時你腦海中感受到的天地是怎樣的?板書[一片混沌]
3、用自己的話來說一片混沌的宇宙是什么樣子的?
4、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象
b、指導學習第二節
1、指名讀,其他同學仔細聽。
2、他在讀時,你的腦海中就象在放電影一樣。 感受到的天地是怎樣的?板書[混沌初開]
3、這段話中哪句話告訴我們混沌初開是什么樣的?
出示句子:[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4、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并找出這段中幾組反義詞、近義詞。
反義詞:輕——重 清——濁 上升——下降
近義詞:漆黑——黑暗 緩緩——慢慢
c、學習課文第三節:描寫 “盤古頂天、蹬地”部分。
(1)師范讀。說說這一節講什么?板書:[頂天立地]
(2)借助課件、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試當盤古來讀課文,體會盤古頂天蹬地的艱辛。男女讀,同桌讀。
(3)出示句子:“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盤古累得倒下去了。”讀句子說說盤古是個怎樣的人。
(4)繼續朗讀,填空感悟。
[漫長的時間————十萬年,盤古(頭頂著天,腳蹬著地),二十萬年( ),一百萬年( ),不知道多少年( )。]從上面的內容中你又體會到什么了呢? [正是有了他的這份堅持,才有了美麗的宇宙]
d、畫面激活法: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四節。
(1)盤古的身體變成了哪些宇宙萬物?
板書: [萬物生成]
氣息 變成 風和云
聲音 變成 雷聲
雙眼 變成 太陽和月亮
…………
(2)小組合作復述。
再現神奇、美好的畫面,讓學生分小組復述。(再現“四季的風、飄動的云、隆隆的雷聲、遼闊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樹木、滋潤萬物的雨露”畫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變成生動的畫面。)
(3)指名復述,其他同學評評。
(4)三次引讀,讓學生在不斷升溫的朗讀中感受盤古的高大形象,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
e、指導學習第五節。
1、過渡語:看,天地從混沌一片到美麗的宇宙,誰起了關鍵的作用?
2、交流出示句子:[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它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板書:[美麗宇宙]
3、讀這句話,說說你有什么感受?從什么詞語當中感受到的?再次有感情地讀這中心句。
四、再讀課文,小結感悟。
1、按照課文的線索,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采用個人讀、小組讀、邀請讀、引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這篇課文處處充滿了豐富想象。在朗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通過想象理解課文內容,從課文的神奇、豐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 課文的線索(板書)可用以下的流程圖歸納:
盤古開天地
混沌初開→頂天立地→萬物生成→美麗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