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學反思
課前我讓學生搜集有關香港的相關資料袋,本文從課題就能給人以懸念。“為什么說香港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要理解文本內容,只要弄清這問題就行了。本課本來就是閱讀課文,于是在處理本課的重點除了弄清這問題外,最重要的就是“閱讀感悟寫法”“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表達描寫對象,其次抓住文中四字詞語。
我采用了前面《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教學手段,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把“口語交際”與“習作內容”串聯起來。本單元的習作是在口語交際基礎上完成的,內容是寫一寫自己去過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讓學生出示自己的所搜集到有關香港方面的資料,然后引導學生將自己所了解的結合閱讀本課后,以“導游員”的方式簡介或復述課文內容提要。比如、大家好,我是導游員,我現在向大家介紹的是 “香港、璀璨的明珠”當你聽到這個題目時,你會想“香港為什么時候被稱為一顆璀璨的明珠呢?”……這下激發了學生興趣,爭著說。有個男孩兒說的很好,他說:“香港被人們稱為璀璨的明珠,這是因為香港的市場是一個‘萬國市場’,有世界各地來此做買賣的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香港,人們還能夠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香港也是一個旅游勝地,其中海洋公園舉世聞名;香港的夜景也格外迷人……”又一女孩兒說:“香港也是亞太地區的航運中心,金融中心。香港的美麗和繁華,讓人們……所以香港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借此,我幫學生拓寬內容提要:北京、西沙群島、小興安嶺、自已的家鄉某一景點,某一特產……在說的基礎上,擬好題目,動筆寫一寫。提示學生,無論寫什么地方,都離不開觀察,要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來寫和自然景觀。可以按時間、空間、位置順序,人文景觀可以按參觀、游覽的順序來寫,要重點刻畫。(廣播在通知下周四要開展感恩節活動,我只好停止習作落實,弄了個表面,新課也就這么點到為止。)下午就單元測試,也就是未完成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從學生考試情況,基礎部分是過關的,這說明在平時閱讀中重難點是抓住的,閱讀也不錯。作文出了些問題,本單元試題作文是寫家鄉的某一處景物,要求按一定順序來寫,學生習作都能寫,也有話可說,但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就寫了在某一地方干了什么事,重點記事了,可又缺乏記事的要求。于是我在講評測試習作時,再次反回24課《香港,璀璨的明珠》引導學生去閱讀去感悟本文的寫法,感受文中作者妙筆。
首先要抓住事物特點進行簡要的概述,然后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表達描寫的對象是本文的寫作思想。
我重點點撥了,本文作者為了介紹香港的美麗和繁華,能夠做到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進行全面,深入地觀察,并把它具體地表達出來,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先總體地介紹了香港的理位置及它的重要性,然后分別從香港的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等多方面展開細致地觀察,并抓住了景物特征把它形象地表達出來,讓我們具體地感受到了香港這顆明珠的璀璨,耀眼,再次出示作者的妙筆的思想,“觀察有序”“寫要抓重點”。(在觀察或游覽的過程中,一定會看到很多,但不能全部記下來,選擇最有代表性或最吸引自己的景點或某一物品,重點部分要詳寫。)為了彌補自己教學中的疏忽,打算把學生帶出教室選擇一個景點,去親臨指導,讓學生帶好筆記,記下觀察的所見,所聞、所想,學生習作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