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課堂實錄
生2:科利亞看見媽媽在埋箱子,覺得很好玩,就學著埋,我覺得科利亞真是太可愛了。
師:聰明的科利亞雖然只會數到十,可是他仍然埋得那么細心,那么四年后,科利亞又是怎么樣挖木匣的呢?請同深默讀課文四到十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科利亞是怎樣挖木匣的呢?
生默讀四到十二自然段。
師:戰爭結束了,科利亞也長大了,他回到家鄉后,是怎樣挖木匣的呢,一共挖了幾次,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生1:我知道他一共挖了兩次,第一次,他向前走了十步,沒挖到,第二次,他向前走了五步,就挖到了。
師:奇怪了,科利亞第一次向前走了十步為什么沒有挖到呢,難道是他忘了當年的步數?或者挖得不夠仔細?
生2:不是的,科利亞也是象四年前一樣從家門口向前走了十步才開始挖的,
生3:他還挖得很仔細呢,“他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不沒有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
師:那是不是木匣被法西斯挖走了呢?
生4:不會的,敵人連他們家的大箱子就沒有挖到,怎么可能挖到科利亞的小木匣呢?再說了,他埋的時候多認真呀,
師:那是為什么呢?老師建議大家去讀一讀課文的九到十一自然段,也就是科利亞和小伙伴們的對話,同桌互相讀一讀,一個讀科利亞的話,一人讀小伙伴的話,敘述部分可以不讀。
師:同學們讀得那么有味道,誰愿意讀給我們大家聽一聽。
生1生2讀對話。
師:聽了他們的對話,你們明白了嗎?科利亞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呢?
生1:我知道了,因為木匣是科利亞四年前埋的,那時候,他還小,步子也小,現在,他長大了,步子比那時候大了一倍,所以,當他走十步的時候,就是挖不到的,
師:那么第二次為什么走五步就挖到了呢?
生1:因為埋木匣的地方和房門口的距離是不變的,他小時候步子小,需要走十步才能到達埋木匣的地方,他長大以后,步子就大了,只用走五步就能到了。
師:原來是這樣,科利亞經過認真思考后,改變了他的步數,果然挖到了他的木匣,誰能夠聯系上下文業說一說果然的意思呢?
生1:因為前面科利亞猜測向前走五步就能挖到他的木匣,結果,他從家門口向前走了五步真的挖到了他的木匣,猜測得到了證實,于是作者就用了果然這個詞。
師:解釋得很好。
生2:果然這個詞說明科利亞遇到了困難,科利亞又解決了這個困難,我覺得科利亞真聰明,
師:是的,只有肯動腦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十一,十二自然段,我們來感受一下科利亞的聰明吧。
生齊讀十一,十二自然段。
師:第一次走十步挖不到木匣子,第二次走五步就挖到了木匣,科利亞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了,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生齊讀最后一段話。
師:科利亞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生1:科利亞懂得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
師:原來是這樣,
生2:是呀,時間一天天過去,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這就是科利亞從中受到了啟發。
師:很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生齊讀這段話。
師:那么你們從中又讀懂了什么呢?
生1:我讀懂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起變化,
生2:我還讀懂了我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隨著情況的變化,采取不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