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實驗》課堂實錄
生:小女孩沉著冷靜。(板書:沉著冷靜)
生:小女孩善于思考。(板書:善于思考)
生:同學們配合得好。
師:對呀,如果沒有他們的密切配合,他們是無法安全逃生的。(板書:密切配合、順利逃生)還有嗎?
生:小女孩關心別人。
生:小女孩合理安排。(板書:合理安排)
師:在危險的時候關心別人,先人后己。
生:他們很好地合作。
師:很好合作也就是密切配合的意思。大家請看黑板,大家一起說說,這次實驗的成功,原因是什么?是小女孩──
生:沉著冷靜、善于思考。
師:是小女孩──
生:先人后己、合理安排。
師:是大家──
生:密切配合、順利逃生。
生:老師,實驗后,教育家為什么要抱著小女孩好久才放下?(急著又說)我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也就是教育家被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品行深深地感動了。
師:你這叫什么?這叫自問自答,設問句,以后我們會學到。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后這部分,輕聲讀讀,這部分你能讀懂嗎?
學生讀課文。
生:“如實”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誠實的意思。
生:是一五一十的意思。
生:就是把小女孩剛才做的事照實說了。
師:對呀,就是照實說,剛才怎么做就怎么說。
生:教育家為什么要做實驗呢?
師:你們猜猜吧。
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險的時候有沒有先人后己的品行。
生:看看小朋友有沒有合作的精神。
生:看看小朋友在危險面前,是不是沉著冷靜。
師:(檫掉“目的”后面的問號。)看來你們也有合作的精神,三個問題都被你們解決了。現在我們一起再一次讀讀全文,感受這唯一的一次成功的實驗。
學生讀課文。
評析:學生在自己創設的問題情境中主動積極地思維,但由于年齡小,認識、理解能力局限,很難明白實驗成功的多個原因,在此,我以教育家說的“一”、“二”、“三”為切入點,加以引領、提升,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四、釋放積淀,運用實踐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們一定想到了很多很多,請趕快拿出你手中的筆,把你所想的寫下來。
學生練筆。
師:誰先來?
生: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玩游戲,我們玩得正高興,謝天佑來了,他也要玩。我叫他等我們玩完這局就讓他參加,可是他不合作來搗亂,結果大家散了,都玩不成了。
生: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一位消防隊員救出了屋里的小孩,自己卻被大火燒死了。
師:你所講的多么感人啊!消防隊員把生給了小孩,把死留給了自己。
生:雷鋒叔叔把自己省下的錢給了戰友的父母。星期天,自己不休息,還去幫人家做好事。
這是有許多孩子都紛紛舉手。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電視里,書上,有關先人后己、很好合作、沉著冷靜、急中生智的事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多多留心觀察,關心他人,我們也會不假思索地做出這樣的事。由于時間有限,下課后,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說說,回家也可對爸爸、媽媽說。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評析:讀寫結合,口書并重,工具性與人文性兩元統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生在朗讀、理解、感悟、體驗的基礎上有了充分的情感積淀,也有了一種想釋放的強烈欲望,通過小練筆,既釋放了學生的情感積淀,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