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課堂實錄及反思
4、交流
師:我們集體交流一下,在輸血之前,有個句子,誰找到了?
生: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師:當時她在想什么?
生沉默不語。
師:老師這里根據這句話提問了幾個問題:為什么“顫抖”?為什么“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我們想想怎么回答。
生:“顫抖”是因為害怕。
生:“忽然又放下去”是因為,他在猶豫,他害怕。
生:“然后又舉起來”是因為他不想讓朋友死去。
師:這時他已經下了決心。你們看這句寫得多好,小男孩開始時是害怕,后來因為害怕有些猶豫,后來終于下定決心了。那么我們該怎么讀這句話?同學們先練習一下。
學生聯系讀書
師:好,誰愿意來讀?
生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同桌評價一下
生:差不多。
師:評價太簡單,我們應該從語氣、語調、感情、流利程度、停頓等方面來評價。接下來老師來讀一下。
(反思:讓學生互相評價朗讀情況很重要,這個能力我們應逐漸培養學生。)
師范讀。
師:老師讀得怎么樣?來評價一下
生:有感情,讀出了小男孩的感情變化。
師:好,我們來齊讀一下。
生齊讀。
師:那么在輸血過程中,小男孩有哪些表現?
生: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師:那么當時他是怎么想的?
無人舉手。
師:我們可以學著老師提問幾個問題。
生:為什么“啜泣”,“顫抖”“捂臉”呢?
師:問得真好!那誰能回答呀?
生:“啜泣”,“顫抖”是因為太害怕,捂臉是想掩蓋痛苦,不讓醫生知道。
師:為什么不想讓醫生知道?
生:因為怕醫生不讓他抽血,不抽血就救不了他的朋友了。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男孩?
生:勇敢,善良,堅強
師:你真會動腦子!讓我們讀出這個勇敢堅強的孩子。
指名讀。
師:你“迅速”這個詞讀的真到位,我感覺到了小男孩的勇敢,如果把“啜泣”,“顫抖”強調一下,就會更好地讀出小男孩的表現。
生再讀。
師:真是一次比一次好,真是熟能生巧呀!讓我們向他那樣來讀一讀。
齊聲感情朗讀。
師:還有那些句子?
生: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走進人物內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抓住重點詞。誰能問幾個為什么?
生:他為什么“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他眼睛緊閉著”,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生:“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他眼睛緊閉著”是因為太害怕,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是因為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我們再來評價小男孩。
生:很勇敢,為了朋友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重視友情。
師:讓我們來讀一讀,讀出對男孩的感覺。
指名讀。
師:讀的很有味道,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
(反思: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來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豐富內心體驗,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師:那男孩后來為什么不哭泣?我們來讀后面的幾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