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她是我的朋友
一、教材簡說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課文先寫一名孤兒在炮彈爆炸中受了重傷,急需輸血;接著具體寫了阮恒獻血的過程,課文生動地描寫了阮恒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真切地反映了這個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同時設下了懸念;最后點明阮恒內心矛盾、痛苦的緣由和堅持獻血的原因。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在學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
二、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護士、消息、確認、輸血、血型、是否、草墊、酒精、掩蓋、拳頭、制止、輕柔、周圍”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請學生用各種方式了解一些關于友情的動人故事;也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曾為好朋友做過什么事情,或者想一想自己的好朋友曾為自己做過的讓自己感動的事。
2本課要求會認的8個字中,應注意“輸”“拭”為翹舌音,“恒”為后鼻音!拜敗薄笆谩薄拔妗薄敖摺笨陕撓狄褜W過的“愉”“試”“語”“喝”進行比較記憶。要求會寫的字中, “炸”“輸”“型”“酒”“掩”“咬”等字可結合形聲字的特點指導,其中“炸”“酒”字可與“昨”“灑”進行比較記憶;注意“否”“咬”中,“口”在不同位置時的書寫特點;對結構復雜的字,如“拳”“掩”等應加強指導。
3 課文描寫具體,事件感人,能夠比較容易地調動學生的情感。教學中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人物的情感,引發共鳴,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學的具體過程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為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可以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教師可通過談話營造緊張、危急的氣氛;還可以利用課題導入新課:本課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引導學生說說“她”是誰,“我”是誰,再簡單介紹小女孩、阮恒的情況,用幾句話說清楚這對朋友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學習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使學生在對話中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4本課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感情變化上。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人物神情、動作的詞句,提出問題,探究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心情。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抓住反,F象及矛盾之處提出問題。
如,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阮恒在抽血過程中為什么“一句話也不說”?聯系上下文提出問題。如,既然不是針刺疼了他,怎么會“啜泣”呢?為什么“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根據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內心想法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