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學案例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生:“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生:“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出示句子。
生:課文上說阮恒哭了,全身顫抖,這肯定是心里怕死,因為醫(yī)生以為是他怕疼,他說不疼,那一定就是害怕了。他用手捂臉,不想讓人知道他害怕,而不讓他抽血,這樣就不能救小姑娘了。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這個“突然”說明他一下子感到了害怕,他開始不哭不動,一定是不知道害怕,現(xiàn)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抖起來,害怕極了。
……
師:(指名讀)他讀時,大家注意課文用什么詞語來描寫他哭的。
指名把幾個詞寫在黑板上。(啜泣、哭泣、抽泣)
【通過表演比較幾個詞語哭的程度,當學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再讓學生把這幾個詞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并結(jié)合阮恒當時的動作來體會伴隨著三個詞語的變化,阮恒心理的變化。當學生充分體會了阮恒的心理活動后,把這三個詞提煉出來,深入比較,討論是否可以調(diào)換位置,這樣讓學生明白了詞語運用的精確性。】
師:抽血的時間越長,阮恒越覺得自己離死亡更近,他內(nèi)心的痛苦和害怕,也在不斷加劇,他那么痛苦、悲傷,甚至都有些絕望,但想到小姑娘,他又堅強地、堅決地、努力地克服害怕,這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情感啊!
師范讀。
【我的情緒迅速感染了學生,我明顯感覺,課堂氛圍更加凝重。在對三個詞語反復地比較理解后,學生圖文對照入情入境地讀,師生配樂朗讀、齊讀,情感的積蓄在一點點地增加、升華、高漲。一個純潔、無私、對朋友有著真摯情誼的小男孩的形象躍然紙上。由此,學生在抓關鍵詞句朗讀中感悟了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準確地把握了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色彩,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思想感情結(jié)合起來,憑借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體會到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運用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水到渠成。在此過程中,朗讀成了體會情感的最直接與最重要的手段,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層層遞進地加強情感的培養(yǎng),體會他當時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
是啊,我們不為學生營造出情感體驗的氛圍,不在對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中積蓄足夠的情感體驗,他怎么能有足以支撐住朗讀的激qing呢?情感不是一下能達到高潮的,是一點點積蓄起來的。教者要善于誘發(fā)學生去自主把握這些情感因素,開發(fā)情感的源流,蓄積情感的“儲備量”。教給學生體情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較好地表達情意醞釀情勢。】
環(huán)節(jié)三:讀寫結(jié)合,移情升華
師:小姑娘得救了,她醒了以后,會對阮恒說些什么?請你發(fā)揮想像,設計一段阮恒與小姑娘間的對話。
(學生在設計對話中表達了自己對阮恒待認真誠,無私助人品格的敬佩,對朋友間真摯的友誼的向往。)
課上到最后,我讓學生也來寫寫自己得到朋友幫助的事情,注意寫清當時的心理活動,為學生尋找到一個情感喧瀉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