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6、教師講述:
在書上找到這個句子了嗎?捧起書,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學生齊讀。
指導:
讀好感嘆句,引導學生認識一句話獨立成段起強調作用。
7、提問:
令人“費解”是什么意思?
指導: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8、提問指導學法:
這些實驗哪些地方令人費解?請孩子們再讀課文3~6自然段,勾畫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
學生默讀勾畫,交流學習收獲。
9、體驗感悟:
如果你就是做實驗的科學家,當你做完實驗后,你會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相機進行德育教育。
四、激發興趣,填補課文空白
1、師:月球上的謎僅僅只有這些嗎?可以從課文中的哪個標點符號看出來?
(板書:探索)
2、引導猜想,師:孩子們,看看還有哪些“月球之謎”需要去解開?選你最感興趣的一個“謎”進行大膽猜想,和伙伴說說。
五、課外延伸
1、教師給學生讀報:
講述:孩子們,現在你們雖然知識有限,可你們的想象力卻是無限的,科學家的研究都是從猜想開始。在你們剛才的發言中,還運用到了許多課外知識,老師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一個關于人類探索月球之謎的最新消息(出示報紙)這就是4月12日的《重慶時報》登載的消息,它告訴我們:人類的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可能存在“水”了。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在課外找來讀一讀。
2、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教師講述:多么神秘的月球啊!人類的探索還將繼續下去,請捧起書,我們一起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總結,布置課后作業:
講述:老師更相信,你們對月球探索的興趣也將繼續下去。建議在課外可以看看相關書籍、收集關于月球的知識,或者把今天在課堂上的猜想用幾句話、幾段話寫下來,作為習作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