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學實錄
師:對,他就是代表中國第一次等上月球的人。那同學們想不想象他一樣呢?
生:想。
師:同學們都很有志氣啊。老師也想,但是老師去不了。等你們長大以后給老師也發明一個不用那么麻煩就可以輕松來回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東西,我就可以去了,行嗎?
生:行。
師:希望大家說話要算話,以后發明出來以后要告訴老師,我一定會去的。要當探索宇宙的科學家就要努力學習啊。好嗎?
生:好。
師:有一位宇航員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都生活在搖籃里,人類怎樣才能在月球上生活,如果有外星人在月球,那我們又怎么和它們相處呢?那你們對這樣的月球感興趣嗎?
生:感興趣。
師:假設你們三十年后可以開發建設月球你們會怎么做呢?又怎么和外星人溝通呢?這個就是我們今天課后要小組討論的內容了。
師:我們對月球之謎的短暫探索和研究就到這里了,但是我們語文課的探索還在繼續。我們下節課再見。
下課語:我們是最棒的,yeah !
板書:
月球之謎
遐想-------------探索-------------發現-----------謎(很多)
省略號 ------ 謎
設計理念: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改變,體現課程與現代教育技術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受到一定束縛,結合實際情況確定總體設計思路,打開學生的思路,自主學習。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學生只有興趣盎然,才能在學習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教學設計必須別出心裁,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讓學生自已去經歷探究的過程,并充分表達自已的觀點,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由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成的特點,從而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這篇課文在寫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優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涼形成對比;文章主體是介紹與月球相關的幾種難解之謎,其間巧妙地運用疑問句和感嘆句,強化了月球的神秘;結尾是開放式的,以“神秘”來概括上面列舉的幾種謎,與文題相呼應,同時激起學生探索的愿望。
教材說明: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個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
1、通過網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圖片 生字卡片
學生準備:概念圖作品、學習網站、幻想畫、神話傳說
教學時間: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