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設計中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根據各小組成員的差異,在小組合作的同時做出精細分工,組長組織自學,成員朗讀匯報,各有所長,各盡其責,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合作態度。
教學目標:1、能結合句子體會文中“貪婪”、“吮吸”、“甘露”等詞語,體會擬人句的妙用。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體會文中詞語意思。
2、通過小組合作,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1、出示楊梅(或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楊梅)能說說你對楊梅的印象嗎?
2、生自由說(楊梅的顏色、形狀、味道)
3、師:從大家的發言中可以看出有不少同學都喜歡楊梅。有一位作家和我們一樣,他不僅喜歡楊梅,而且還特意為楊梅寫了一篇文章呢!
出示課題:《我愛故鄉的楊梅》
4、生讀課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劃下來。
(2)、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楊梅的?
三、交流、討論、合作
1、交流自讀收獲
師: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生:面向全班讀
師:文中這么多好句子都是圍繞哪幾方面寫的?
生:楊梅樹與楊梅果兩方面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課文是怎樣描寫楊梅樹的
(1)、小組內學習,解決不懂的詞語
(2)、出示問題,討論解答:
a、“貪婪地吮吸”表示:▁▁▁▁▁▁▁▁▁
b、“春天的甘露”指▁▁▁▁▁▁▁▁▁▁
c、楊梅樹的葉子會歡笑嗎?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什么?文中還有哪些詞語有相同的效果,把楊梅樹賦予人的思想動作?
(3)、小組匯報
(4)、指導朗讀
a、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喜愛之情
b、配動作讀
3、合作學習“楊梅果”
(1)、默讀楊梅果部分(4—6自然段),想:作者圍繞楊梅果哪幾方面進行描寫?
(形狀、顏色、味道)
(2)、自主選段,合作學習
a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特點(形狀、顏色或味道)討論:
作者是如何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
b小組匯報
師抓關鍵詞:作者在寫楊梅的形狀時,先寫圓,再寫大小,最后寫刺,寫大小時與桂圓作比較,又寫刺的生長變化,最后寫把楊梅果放進嘴里時對刺的感受。寫顏色時先寫顏色的變化,再寫變化的原因,最后寫了果肉和汁水的確顏色。味道方面先寫味道的變化,又用小時候吃楊梅的故事證實楊梅甜中帶酸。.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讀
2、齊讀課文,體會情感
3、小結:
課文通過對楊梅樹及楊梅果的描寫,說明了作者喜愛故鄉的楊梅,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感情。
五、綜合拓展
1、向他人介紹自己家鄉的一種特產
2、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成積累的習慣。
板書:
枝
樹圖片
葉
我愛故鄉的楊梅形狀
果圖片顏色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