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的楊梅》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描述了故鄉楊梅樹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作者按楊梅的生長過程特點,由整體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順序進行敘述,語言十分精練,簡潔,樸實,親切.作者通過"眼看,手摸,嘴嘗"進行觀察,采用擬人手法及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對楊梅產生了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覺.
在教學《我愛故鄉的楊梅》一課時,我是這樣制定教學重難點的:教學重點:了解楊梅的形狀,顏色,滋味惹人喜愛之處,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理解描寫楊梅樹和楊梅果特點的語句.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楊梅,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一幅幅色澤鮮艷的楊梅圖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通過觀看圖片,對于楊梅的形狀,身上的小刺,都有了感官上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是閱讀教學的上鏡.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帶著上節課的疑問"楊梅果有什么特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在師生交流中梳理文章層次.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充分讀中去發現蘊藏在語言文字中的作者情感,接著對重點詞句咬文嚼字,反復推敲,讓學生借助想象及有感情的朗讀等手段理解內容,同時領悟楊梅果形狀,顏色,味道的惹人喜愛,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作者故鄉楊梅的可愛,楊梅樹的美麗.
2,領悟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在情境中讀書,在閱讀中感悟的過程.在現代信息手段的輔助下,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賞析和品讀,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感受楊梅色,形,味,使學生獲得美的體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方法:
以情引讀,以讀悟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鋪設情境.
(多媒體出示西施殿,西施故里,城市廣場,五泄等圖片.)
師:請同學們仔細看看,你能說出屏幕上的景物是哪兒嗎
師小結:人人都深愛著自己的家鄉,每當提起故鄉,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文章,作者的故鄉在江南,他愛著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也愛著故鄉的楊梅.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我愛故鄉的楊梅》.板書:故鄉的楊梅
1,讀題,想: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表達作者的感情 你是怎么理解題目中"愛"字的意思的
2,討論: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匯報后,教師作小結.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介紹了楊梅的哪些方面
學生匯報板書:楊梅樹,楊梅果(形狀,顏色,味道)
三,精讀課文
a:師:作者為什么要寫故鄉的楊梅 板書:我愛.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愛故鄉的楊梅
正是因為作者愛楊梅,所以把它寫得如此生動,如此可愛.
把你喜歡的段落來說一說.(隨機出示課件)
(一),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春天的楊梅樹吧.
細雨如絲的季節來了,貪婪的楊梅樹盡情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1,看了這個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美在哪里呢 蒙蒙細雨,翠綠的楊梅樹.
作者寫得太好了,使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
指名讀.
你還能說說文章好在哪里嗎 找一找描寫楊梅樹動作的詞.
"貪婪","吮吸"用得太準確了,把植物吸收水分的過程寫得很形象.
"伸展","歡笑"原本是人的動作,作者卻用來描寫植物,讓人覺得親切,細膩.
我們在進行景物描寫時,如果能適當運用擬人的手法,不但能使語言變得生動,具體,還能更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