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精選13篇)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知識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楊梅樹和楊梅果的特點。
2、訓練點: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教育點:體會作者喜愛楊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4、創(chuàng)造點:合理板書;具體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
二、教學重點:
深入了解楊梅樹的樣子和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文字投影或小黑板、楊梅圖。
2、學具:帶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二、交代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明確目標。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字詞交流,認識字詞,理解詞義。
四、再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1、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 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故鄉(xiāng)的楊梅的? (從樹和果兩方面寫楊梅;從形、色、味三方面寫楊梅果。)
五、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思考、討論、背誦:故鄉(xiāng)的楊梅樹是什么樣子的?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和課文練習4的詞語。
2、下節(jié)課帶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水果。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深入了解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寫作的方法;感情朗讀和背誦4-6自然段;具體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江南細雨如絲的季節(jié)里,一棵棵楊梅樹快活地舒枝展葉,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就掛滿了楊梅,那么,楊梅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它的味道又如何呢?
一、自讀4-6自然段,分組討論學習。
(一) 自讀課文4-6自然段。 說說你最喜歡楊梅的哪一個方面?為什么?(學生自讀,教師巡回傾聽、反饋)
(二)分組自學討論4-6自然段。
1、 分組:按學生意愿分成"形狀、顏色、味道"三個小組(教師放置座牌)。
2、自學討論交流:
三個參考問題:
自讀思考,然后討論:
1、你研究的這段話寫了楊梅果的什么特點?(標出重點詞,板書)
2、 作者是怎樣把它的特點具體寫出來的'?(可批注)
3、 請你試著讀讀這段話,體會作者的感情。
學習要求:
①自讀思考;
②組內(nèi)討論交流;
③學習其它小組的內(nèi)容。
二、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引導讀背。
(一)這段話具體寫了楊梅果的什么特點?匯報時可以結合板書。 (評比:貼楊梅果) 形狀: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 顏色:淡紅→深紅→"黑",果肉新鮮紅嫩,汁水鮮紅。 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
(二)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具體寫出來的呢? (評比:貼楊梅果) 形狀:先寫圓,再寫大小,最后寫刺,寫大小時和桂圓作了比較。又寫了刺的生長變化;最后寫了作者把楊梅果放進嘴里時對刺的感受。 顏色:先寫了顏色的變化,再講了變黑的原因,最后寫了果肉、汁水的顏色。(重點指導,引導朗讀。) 味道:先寫了味道的變化,再以自己小時侯的事情說明楊梅甜津津中仍帶酸味,讓人讀來真實、自然。
(三)引導質(zhì)疑: 三個小組根據(jù)自己重點自學討論的情況做了匯報,到這兒,對于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四)整體讀文,體會感情。 把三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注意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感情。(齊讀) 這幾段話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喜愛楊梅,熱愛故鄉(xiāng))
(五)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六)總結作者觀察、寫作事物的方法。 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具體生動、真實感人呢?
①作者有熱愛家鄉(xiāng),喜歡楊梅的感情。
②觀察細致,抓住了特點:摸、嘗;靜止狀態(tài);生長變化。
③寫作有順序,有方法:作比較、抓變化、舉實例、講原因、寫感覺。
四、練說:
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
展示、觀察自己帶的水果。 自由練說,注意觀察仔細,說得具體,講出自己的感情。
同桌練習介紹,互相修改、補充。 抽生上臺介紹,點評。
五、作業(yè)。
根據(jù)練說進行課后練筆,在教室作文展示欄展示。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2
學習目的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結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2.揣摩作者是怎樣把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加以具體描述的。
3.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仔細觀察,按一定的順序具體描述事物的寫作方法,用一兩段話寫一種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水果或蔬菜)。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和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用具體的描述來表達思想感情的。
教學方法:
1.激勵自學,掌握生字新詞。
2.以段為訓練重點,架起認識、思維的框架。
3.把讀、品、議、談貫穿于對語言文字的深入理解之中,步步滲透讀書方法。
4.再次點明文章的中心。
5.讀寫結合,一文一寫。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楊梅的產(chǎn)地很多,作者為什么在文題中強調(diào)“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呢?聽老師朗讀全文。
(滲透題目與課文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理解:“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此題目及課文中的第1句話都強調(diào)了“故鄉(xiāng)”二字,其實就是開門見山地點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愛出產(chǎn)楊梅的故鄉(xiāng)。)
二、初知文章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
1.故鄉(xiāng)的楊梅樹是什么樣的?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得是楊梅樹?輕聲自由讀課文。
(課文的第2自然段寫得是楊梅樹)
2.課文的3至6自然段寫得是什么呢?輕聲讀。(因為三年級剛剛開始學習給課文分結構段,所以把寫楊梅果特點的4個自然段合并起來設問,意在滲透分段方法。)(通過反復地讀引導學生理解到:這四個自然段寫得都是楊梅果的特點。)
3.讀第1自然段,想一想分段時應該怎樣處理呢?(這一自然段既不是寫楊梅樹,也不是寫楊梅果,而是概括地講了作者的故鄉(xiāng)在哪里,愛出產(chǎn)楊梅的故鄉(xiāng),分段時應該做為一個結構段。)
4.這篇課文正如你們理解的那樣,從結構上先概括地敘述,然后再分別敘述,這樣的文章結構叫什么式?(總分式)
三、細讀課文,概括段落大意(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考慮到,扎實地落實年級的訓練重點)。
1.默讀全文,概括地說一說這篇課文總地寫了什么,又分別描述了什么。(這篇課文先總地概括講了“我”愛出產(chǎn)楊梅的故鄉(xiāng);然后以兩個結構段分別描述了楊梅樹的美麗;楊梅果的可愛。)
2.體會分段方法。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們是怎樣給這篇課文分段的?(要求學生能體會到,是按著把總說的內(nèi)容劃為一段,把分別敘述的內(nèi)容——楊梅樹和楊梅果的特點各劃分為一段即可。)
四、檢查預習、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
1.指名讀下列字詞(邊板書邊讀,讓學生注意書寫筆順及字的結構)。
細雨如絲(sì) 貪婪(tánlàn) 吮(shǔn)吸
甘(gān)露 狹(xiá)長 觸(chù)到
嘴唇(chǔn) 染(rǎn) 汁(zhǐ)水
甜津(jǐn)津 腐(fū) 豆腐(fu)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談談是如何理解下列詞語的。
貪婪吮吸伸展歡笑平滑的刺細膩甜津津
3.指出自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糾正錯誤。
4.小競賽。看看誰在課內(nèi)能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理解了本課的新詞。(教師針對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兩分鐘的抽查小競賽,激勵學生自學,提高學習效率。)
5.小結自學、競賽情況。
五、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注意標點符號的運用,體會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1.預習課后第一題。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篇課文是從哪些方面寫的?(是從概括地寫“我”愛出產(chǎn)楊梅的故鄉(xiāng)和分別描述楊梅樹的美麗,楊梅果的可愛三方面來寫的)
二、深入理解課文。
(一)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楊梅樹的美麗的。
1.讀一讀,這一段有幾句話,讀了這不到三行的文字,在你腦海中呈現(xiàn)出的楊梅樹是怎樣的?(這一段有兩句話,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的楊梅樹是那么美麗,生長旺盛。)
2.議一議,你們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到美麗和旺盛的?楊梅樹為什么能生長的這樣美麗、旺盛呢?(兩人一組議一議)(引導學生揣摩“貪婪”“伸展”“一片片”“常綠”“歡笑”等詞語;明白環(huán)境條件與楊梅樹生長的美麗、旺盛的關系。)
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對上列重點詞語的理解,品味作者如何遣詞造句,抒發(fā)對楊梅樹美麗而旺盛的感嘆。
教師:作者僅僅用了兩句話便描述出了楊梅樹的美麗,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作者筆下的楊梅果又是怎樣的。
(二)揣摩作者是怎樣描述楊梅果的可愛的。
1.輕聲讀第3段,想一想、畫一畫作者抓住了楊梅果哪些方面的特點來描述其可愛的?(作者抓住了楊梅果形狀、顏色、滋味三方面的特點描述了它的可愛。)
2.在這一大段中哪里概括地說了楊梅果非常惹人喜愛?與這一段中的后3個自然段是什么關系?(快速讀)(這一大段的開始一個自然段概括地講了楊梅果的可愛,與下面的三個自然段是總分的關系。)
3.品味楊梅果形狀的可愛,滲透學法。
(1)看一看這一段寫了幾句話?(三句話)
(2)從哪里最能體會到楊梅果形狀的可愛?(引導學生從“圓圓的”“小刺”“漸漸”“平滑的刺”“細膩而且柔軟”等詞語中品味出楊梅果形狀的可愛,體會描述的具體。)
(3)讀一讀,再品可愛。(通過導讀使學生再感形狀的可愛,描述的具體,同時抒發(fā)自己對楊梅果可愛的理解。)
4.明確閱讀方法,品味楊梅果顏色的可愛。
(1)我們學習上一自然段時是按著什么方法閱讀的?(是按照先看一看有幾句話;再說一說從每句話中的哪些詞語中最能感到楊梅果的可愛,并劃出來;最后讀一讀,再品味楊梅果的可愛以及作者是怎樣把楊梅果寫具體的。)
(2)下面四人一組,按照以上閱讀方法,體會楊梅果顏色的可愛。(在鼓勵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通過即時據(jù)情的設問及反復朗讀等手段,引導學生從“先…… 隨后……最后……”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中理解顏色的變化及作者長期、細致觀察的方法;從“咬開”“新鮮紅嫩的果肉”體會作者從果的表層寫到果肉,都扣住 “紅”,抓住“它不是真的變黑”來理解“紅”,使學生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體會楊梅果顏色的可愛。)
(3)導讀,以寫變化的詞語引導學生讀這一段,再品味描述得具體,楊梅果顏色的可愛,同時表達對楊梅果可愛的感覺。
5.運用閱讀方法,品味楊梅果滋味的可愛。
楊梅的顏色是如此地紅,它的滋味是怎樣的呢?下面按著分組學習時采用的閱讀方法來獨立閱讀,重點是揣摩哪些詞語準確體現(xiàn)滋味的特點和可愛。
(1)教師巡視,具體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讀后,啟發(fā)學生充分地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閱讀怎樣理解的。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再重點敲擊“甜津津”。(啟發(fā)學生能聯(lián)系“酸味還是有的”理解到:甜津津也不是沒有酸味,是甜中帶酸,甜多于酸,而自然地理解“牙齒被酸倒。”滲透句與句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3)引讀,再品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楊梅果的可愛。(教師:沒有熟透的楊梅果味道是怎樣的?學生:沒有熟透的楊梅果又酸又甜。教師:那么熟透了的楊梅果又是怎樣的滋味呢?學生: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三、扣主題,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鳴。
作者把對家鄉(xiāng)的深愛之情,寄托于對楊梅樹的美麗,楊梅果的可愛的真實、具體的描寫之中。下面我們帶著對作者感情的理解,一齊朗讀全文(師生共同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思考作者把故鄉(xiāng)的楊梅描述的這樣生動,在寫作方法上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課時
一、明確寫作特點及單元訓練重點。
通過對《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語言文字的深入理解,使我們感到作者的遣詞造句非常真實生動,仿佛那美麗的楊梅樹,那可愛的楊梅果,就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再認真讀一讀這篇課文,想一想你感到這篇課文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輕聲朗讀全文。(學生可能說得很多,教師扣住單元訓練項目引導學生重點體會出:長期細致的觀察;描述有條理;內(nèi)容具體,值得我們學習。)
二、結合實例一一感知課文的寫作特點。
1.舉出兩例說一說課文作者是怎樣對楊梅進行細致觀察的。(引導學生理解:在描述楊梅果的形狀、顏色、滋味時,是從沒有成熟寫到成熟的,這說明作者不但觀察得認真,而且還是做了長期的觀察;還有,在描述果的特點時,寫到放到嘴里的情況,可以看出作者在觀察時不只是看,還要親口嘗一嘗。)
2.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描述得很有條理呢?(誘導學生明白:從整篇文章來說作者采用了總一分的寫法;從文章的重點部分寫果的特點來看,作者仍是先總后分;在寫果的三個特點時作者都是按照由生到熟的順序來寫,所以使人讀起來感到順序很清楚。)
3.你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到內(nèi)容具體呢?(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來說:在寫果的特點時都是從變化中描述的,寫形狀特點抓住了“小刺”的變化;寫顏色特點時圍繞紅的變化;寫滋味的特點中緊扣酸甜的變化,使讀者感到好像也經(jīng)歷了變化的觀察過程;還有在描述果的三個特點時,都寫到放進嘴里的情況,使讀者感到也是在嘗,這些效果都是因為作者描述得非常具體。)
三、讀寫結合,一課一寫。
對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都能做到具體地理解,下面我們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具體描述的寫法,做一個小練筆。
1.指名讀“練筆”要求,引導學生審清具體要求。
2.引導學生先說后寫。(重點放在單元訓練項目上引導)
3.結合訓練項目評析兩至三名學生的“練筆”初稿。
四、總結:我們在描述自己熟悉的事物時,一定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qū)懀Z言文字要具體,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產(chǎn)生《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那樣生動、感人的效果。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描述了故鄉(xiāng)的楊梅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突出了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首先,作者開門見山地點出“我”的故鄉(xiāng)所在地,“我故鄉(xiāng)在江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里既有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又能引起讀者的好奇:“我”為什么愛楊梅,楊梅有哪些可愛之處呢?接著,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雨的及時,楊梅樹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楊梅的形、色、味的特點,生動、細膩地描寫,使讀者對楊梅產(chǎn)生了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覺。另外,在描述的過程中,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溢于字里行間。
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作者按楊梅的生長過程,由整體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順序進行敘述,語言十分精練、簡潔、樸實、親切,是學生學習寫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故鄉(xiāng)楊梅的可愛,楊梅樹的美麗。
2、領悟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抒發(fā)愛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話來介紹楊梅。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鋪設情境。
1、課件出示一些風景,說說這是哪里?(九峰山,鳳凰山主題公園,小山公園等)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看看,你能說出屏幕上的景物是哪嗎?
2、這些都是我們北侖的風景,小朋友一眼就能認出來了,這說明你們很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其實,誰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呢?說起自己的家鄉(xiāng),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會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有的會介紹家鄉(xiāng)的美味小吃,當然,還少不了說說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你知道我們北侖有些什么特產(chǎn)嗎?(學生可能會說海鮮,橘子,金柑、楊梅等)
3、前幾天,北方電視臺來了一個攝制組,要拍一個片子,想把江南的楊梅介紹給那邊的電視觀眾。我們也知道,北方人嘛,對楊梅的了解不夠多,所以想請在座的小朋友幫幫他們,把介紹楊梅的任務分給我們了。其實呀,我猜測他們是想考考你們對楊梅的了解多不多呢!你們能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嗎?我看同學們對自己不是很有信心,沒關系,讓老師來幫幫你們吧!我查了許多資料,終于被我發(fā)現(xiàn)我們北侖有個著名作家叫王魯彥,他是大氣人,他正好寫了一篇有關北侖的楊梅的文章,也許對你們有幫助。讓我們跟著他走進《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吧!
4、讀讀課題。請一學生讀。對作家來說,北侖是他的故鄉(xiāng),為什么這么說呢?也許,我找到的資料對你有用。(資料:
家鄉(xiāng) :
jiā xiānɡ
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故鄉(xiāng) :
ɡù xiānɡ
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家鄉(xiāng);老家。對一個從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的人來說,家鄉(xiāng)就是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不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而是一個情感上的語匯;故鄉(xiāng)更能表達詩人對家的思念)
看了資料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作家小時候生活在北侖,后來離開了北侖在外地生活,所以北侖是他的故鄉(xiāng),同時也說明了作者對北侖和楊梅的懷念)
(二)初讀課文,感受楊梅。
1、既然我們要幫人家電視臺來介紹楊梅的,那就快快讀讀課文吧。你可以借助投影上的資料來學習課文。(資料:詞語注釋
貪婪:貪圖享受,不知道滿足。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攏吸取。本課指楊梅樹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課指楊梅樹得到雨水澆灌,枝葉迅速生長。
甘露:課文是對春雨的比喻,有贊美之意。
細膩:細致光滑。
細雨如絲:形容雨很細小,像絲一樣。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細膩——細微 貪婪——貪心 伸展——舒展 甜津津——甜絲絲
反義詞:喜愛——討厭 伸展——收縮 細膩——粗糙 柔軟——堅硬
2、課文中的江南是指哪里?(寧波,北侖)
2、楊梅上市大概是什么時候?(什么時候可以吃楊梅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
(三)感悟課文,體會情感
1、故鄉(xiāng)的楊梅是什么樣的?課文哪幾段是在寫楊梅果的?(4,5,6自然段)
2、細讀課文4,5,6自然段,思考: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分別是什么樣的?
3、班級交流,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相關板書)
4、分別請學生介紹楊梅的色,形,味。(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
5、我想買點楊梅,你能幫我嗎?
6、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買到了稱心的楊梅。吃了楊梅后,我不禁感嘆:楊梅的味道真是鮮美啊!這么美味的果子是長在哪里的呢?(楊梅樹上)讓我們找一找課文哪一段是在寫楊梅樹的?(學習課文的第二段)
7、出示課文第二段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8、誰愿意來讀一讀?
9、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楊梅樹充滿生機活力?在書上劃一劃。
10、交流品析
(1)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貪婪”說明雨水好喝 “吮吸”還可以是乳汁,你看到過小孩子吮吸乳汁嗎,他們的神態(tài)是怎么樣
“甘露”甜甜的露水,說明什么?楊梅樹如絲的春雨滋潤著,好像在喝春天那甜甜的露水,真是舒服極了!
(2)“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這句話讓你感覺到了什么?(擬人的手法寫出楊梅樹像孩子一樣很可愛)
11、春天到了,細雨如絲,楊梅樹在春雨中歡笑著,來,楊梅樹們,擺動你們狹長的枝條,快樂地舞動起來吧!采訪:楊梅樹,你為什么這么快樂啊?
10、楊梅樹就像孩子一樣可愛,你喜歡他們嗎?請你用朗讀來表達你對他們的喜愛之情吧!
(四)課外延伸,情景遷移。
1、過渡:楊梅樹充滿生機,是如此的惹人喜愛,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那圓圓的楊梅就更惹人喜愛,你想親自感受一下嗎?讓我們再一次跟著作者走進故鄉(xiāng)的楊梅吧。(跟著課件讀讀課文)3分鐘
2、通過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你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楊梅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你愿意面對著觀眾來介紹一下你們熟悉的楊梅嗎?
(開頭可以是:各位觀眾,我是寧波北侖九峰小學的一名學生,我叫——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楊梅。……)5分鐘
2、我們知道,楊梅的季節(jié)很短,在我們這里,每年大概在6月份才能吃到新鮮的楊梅,而北方的觀眾卻無緣嘗鮮,你知道楊梅有哪些保存方法呢?(據(jù)我所知,楊梅可以制成楊梅干,楊梅罐頭,燒酒楊梅,楊梅汁等等)1分鐘
3、同學們,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課文沒有介紹怎么保存楊梅,現(xiàn)在請你選擇你知道的一種方法,來向觀眾介紹一下。
由于楊梅的保存期很短。收下來的楊梅吃不完,因此,做( )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舉例:做楊梅酒:由于楊梅的保存期短,因此,做楊梅酒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浸楊梅酒對酒的度數(shù)沒有嚴格要求,用一般的糟燒或米燒白酒就可以了。在浸之前,先用涼開水把楊梅洗凈晾干,浸的時候酒沒過楊梅即可,并密封保存。
泡制楊梅酒的時間可以視個人的口味而定:喜歡吃酒中楊梅的人,楊梅的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大致一星期就可以開蓋品嘗。如果喜歡喝酒,那楊梅浸泡的時間可以長些,等酒色變深,有濃郁的楊梅香味的時候再飲用,但這時楊梅就不太好吃了。在炎熱的夏季中楊梅酒是一種別具風味的消暑果酒,烈日炎炎喝上幾口楊梅酒,能止渴開胃,使人氣舒神爽。)
(五)總結課文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我想作者寫楊梅不僅是因為愛楊梅,更是因為他(愛故鄉(xiāng))就像我們賣力地準備在電視上介紹家鄉(xiāng)的楊梅一樣,也是因為愛家鄉(xiāng)。有了這節(jié)課的充分準備,我相信讓在座的任何一位同學去解說都是沒問題了是嗎?上完這堂課,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跟我一樣的感覺,我現(xiàn)在真是胃口大開啊,嘴巴里有一種要流口水的感覺了。那就讓我們在一首《楊梅熟了》的詩中結束我們的課吧!期待著今年的楊梅早點熟,好讓我們又一次美美品嘗。
楊梅熟了
清明的雨
淋黃了楊梅
黃色的色彩滲著酸酸的味道
一如江南懷春的少女
流露著脈脈的眼神
清明后的雨
淋透楊梅思念的心緒
紅撲撲的顏色就是她害羞的印證
似乎她又在期盼著什么
山風一吹
青翠的枝葉總把她的臉遮住
連同那一汪秋水的深情
蝴蝶飛來
像一個花姑娘挎著籃子
楊梅的清香在她指縫間流淌
她的臉也和楊梅一樣
嘴唇間滑出的歌聲
也有著楊梅的味道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能認讀文中的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能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段意。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讀悟,合作探究,充分感悟作者對楊梅、對故鄉(xiāng)的喜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作者喜愛楊梅,熱愛故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作者細膩地描寫楊梅的形狀特點、顏色的變化過程和獨特的滋味,把故鄉(xiāng)的楊梅描述得非常惹人喜愛。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貪婪地吮吸”、“歡笑”這些詞體會到楊梅樹在作者的眼中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作者筆下的楊梅樹在春雨的沐浴下是如此美麗動人。
教學準備:課前觀察、品嘗楊梅,課件若干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出示楊梅圖片
2、看到楊梅你有什么感覺?
3、引出課題:你們的表情告訴了我,你們都很喜愛楊梅。作家魯彥和我們一樣喜愛楊梅,他還特地寫了一篇以此為題的文章。我們一起來看看——
4、出示課題: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指名讀題——你為什么這么讀?(體會“愛”)——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讀到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
2、生字詞交流:
小助手領讀——認為難的自己讀——齊讀
3、再讀課文:選擇一、兩句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楊梅喜愛的句子反復讀,好好體會。
三、自主讀悟,交流體會。(隨機)
主問題:你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體會到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
◆我的故鄉(xiāng)在江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1、這句話最直接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對楊梅的喜愛。(喜愛之情直接表達。)
2、誰能通過讀把這種感情直接表達出來?
3、個別讀——齊讀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
1、請說說你的理解。
2、還有哪些同學也找到了這一句?也來談談你的體會。
3、讀中感悟,重點體會:細雨如絲、貪婪、吮吸。
(通過感悟“貪婪”、“吮吸”、這些詞體會到楊梅樹在作者的眼中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作者筆下的楊梅樹在春雨的沐浴下是如此美麗動人。)
5、指名讀、評價讀、齊讀。
◆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1、說說你的理解,你來讀讀好嗎?
2、來聽聽其他同學的體會。
3、自己再讀,相信你會有新的體會。引導理解“歡笑”。
4、邀請朗讀能手讀,其余同學閉眼想象:
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怎樣一幅景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是呀,在春雨的滋潤下楊梅樹葉長得如此茂盛,雨落在葉子上、微風吹動樹葉發(fā)出的聲音在作者聽來就好象是一個孩子的歡笑聲,多惹人喜愛啊!你想怎么讀這段話嗎?)
5、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
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體會“掛滿”的豐收喜人景象)
◆楊梅果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著小刺。………(第三自然段)
1、談談你的體會。
哪個詞最讓你體會到楊梅的可愛?
2、自己再讀讀,對于楊梅的外形你還有別的體會嗎?
3、引導發(fā)現(xiàn):楊梅刺生長變化的可愛;口感細膩、柔軟。
4、指導感情讀。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后變成深紅,最后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
1、你發(fā)現(xiàn)得很好,能把它讀一讀嗎?
2、觀看圖片引導發(fā)現(xiàn)楊梅的顏色隨著慢慢成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楊梅先是淡紅,隨后變成深紅,最后變得似紅非紅,作者無法用一個詞來準確形容它,多動人!就是這些細微的變化也沒有逃脫作者細心的眼睛。)
3、引導發(fā)現(xiàn):這是楊梅的外部顏色。(這么美的顏色你想怎么讀好它?)
4、多形式美讀這一句。
◆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1、說說你的體會。你從哪些詞語中特別有體會?
2、引導發(fā)現(xiàn):這是楊梅的內(nèi)部顏色。
3、多形式美讀這一句。
◆沒有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楊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第六自然段)
1、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說說你的體會。
2、哪些詞語讓你特別有這個感受?那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愛吃)
3、那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4、好吃-愛吃-貪吃-發(fā)生了一件趣事(誰愿意把這件童年趣事讀給大家分享?)
5、你品嘗了楊梅之后,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和作者有同感?
6、想想發(fā)生在你身上的關于楊梅的有趣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分享你的快樂。(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7、小小一顆楊梅竟引發(fā)了大家那么多的聯(lián)想、回憶,太神奇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
四、梳理文脈,進行分段。
1、有自己特別喜歡吃的水果嗎?想不想把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介紹給大家嗎?先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介紹他喜愛的楊梅的?
2、根據(jù)回答形成板書,理清文章思路。
3、給課文分段并說說每段主要寫了什么?
4、交流分段、段意。
5、重回課題:學完課文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寫的是楊梅,那么課題該叫《我愛楊梅》而課文卻以《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為題,再讀讀課題你有新的體會嗎?(體會作者愛故鄉(xiāng)的感情)
五、拓展
1、作者按一定的順序,通過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用嘴品嘗等方法向我們介紹了他最愛的故鄉(xiāng)的楊梅,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故鄉(xiāng)、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2、喜歡文學的你,摘抄本文的的好詞好句。
喜歡畫畫的你,畫出你心中江南的楊梅。
喜歡朗讀的你,可以配樂朗讀。
喜歡背誦的你,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喜歡上網(wǎng)的你,遨游internet,搜索楊梅的資料,用powerpoin做一份電子簡報。………………………………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通過第3、4自然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聯(lián)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參和量;會用普通物產(chǎn)豐富造句。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指出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初讀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勾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地方是講海底景色奇異的,哪些地方是講海底物產(chǎn)豐富的。
2.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寫有生字的活動卡片,糾正讀音。
(2)出示寫有詞語的卡片,學生讀,其中發(fā)光器官、水中聽音器、反推力、稀有金屬這些詞語,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明白了上述詞語的意思,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很大幫助)
(3)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4)試回答初讀要求第(3)題。
三、分析理解課文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l)指名讀,思考: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2)用投影出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這句話,在理解加點詞的基礎上,用物產(chǎn)豐富說一句話。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海底是寧靜的;海底是黑暗的,卻有閃爍的光點)
(2)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海底是寧靜的?
①用卡片出示波濤澎湃,指名讀,理解它的意思。
②引導學生理解依然。(海面上沒有風浪海底是寧靜的,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仍然是寧靜的)
③把依然換成另外一個詞語,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海底為什么是寧靜的?(因為最大的風浪也只能影響到海面以下幾十米深)
(4)海底為什么是黑暗的?黑暗中的光點是什么?像什么?(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閃爍)
(5)小結:海面上波濤澎湃,海底依然寧靜;海底是黑暗的,但有許多光點閃爍,海底的景色真是奇異!
(6)指名有感情地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想一想這段一共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一共五句話,告訴我們海底有聲音)
2.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前三句,想一想,從這三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結合句子理解是否、竊竊私語。
①把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又不改變原句的.意思,這句話可以怎么說?
②指名讀竊竊私語,說出它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試著摹擬竊竊私語,體會這里用竊竊私語顯得特別生動。
(3)指名讀后兩句,想一想,從這兩句話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海底有很多很多聲音)
(4)海底都有什么樣的聲音呢?(四個有的像吃東西的聲音,行進的聲音,發(fā)出警報)
(5)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聲音?你是從哪知道的?
(6)課文中寫出了這么多種聲音后,還用了省略號,說明海底的聲音怎么樣?(海底的聲音多種多樣)
(7)從這么多種聲音中,可以看出海底的景色怎么樣?(景色奇異)
3.指明:在這一自然段中,前三句告訴我們海底有聲音,但不知道是什么樣的聲音,這就是概括地寫;讀了后兩句才知道海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這就是具體地寫,先概括后具體,句與句之間就是這樣聯(lián)系起來的。
4.聯(lián)系第二、三兩個自然段,讓學生思考:
(1)這兩段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在寧靜的海底,如果你聽到各種聲音,會有什么感覺?(使學生感到靜中有聲,顯得奇異)
(2)為什么海底有這樣奇異的景象?(海底奇異的景象離不開豐富的物產(chǎn))
(3)指名讀二、三自然段,要求讀出海底景色的奇異。
二、理解第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海底物產(chǎn)豐富的?(動物、植物、礦物)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輕聲讀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一共幾句話,講的是什么?(一共六句話,講的是海底有很多動物,它們的活動方式不同。)
②(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內(nèi)容)指名讀第一句,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么?
(海底有很多動物)
從哪兒看出海底的動物有很多?(三萬種就是很大的數(shù)目,這還是已經(jīng)知道的,還有不知道的)
③快速讀第二句,告訴我們什么?(它們有不同的活動方式)
④指名讀三~六句,想一想講的是什么?(不同的動物是怎樣活動的)
⑤重點理解:
伸縮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什么動物是靠肌肉伸縮爬行的?
只能說明什么?
普通是什么意思?用普通說一句話。比普通火車還快說明什么?
反推力怎樣理解?想一想你見過什么是靠反推力前進的?
巴是什么意思?
⑥放錄像向?qū)W生介紹動物的活動方式。(形象感知動物的活動方式)
⑦小結三~六句,具體介紹了五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它們有的速度極慢,有的速度極快;有的向前進,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就在這快與慢、進與退、動與不動的鮮明對比中,突出了它們的活動方法不同,說明了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⑧引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句講的是什么)
⑨依照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
⑩從這一段中可以看出海底的物產(chǎn)怎么樣?
(2)自學五、六自然段,討論: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礦物?
①海底有哪些植物?(投影出示海底植物圖)說明海底植物怎么樣?(種類繁多)
②海底有哪些礦物?稀有是什么意思?說明海底蘊藏的礦物怎么樣?(蘊藏豐富)
③從這兩個自然段中也可以體會到海底的物產(chǎn)怎么樣?
(3)四、五、六三個自然段都寫出了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從這些物產(chǎn)中還能看到海底的什么特點?景色奇異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讓學生真正理解海底豐富的物產(chǎn)顯示出景色的奇異)
三、把二~六自然段連起來讀
思考:海底是一個什么世界?
指出:每段中的內(nèi)容雖各有側(cè)重,但又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在景色奇異中包含著物產(chǎn)豐富,豐富的物產(chǎn)中也顯示出景色的奇異。
四、指名有感情地讀全文
讓學生想一想,為了說明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課文開頭、中間和結尾各寫了什么?
第三課時
一、讀全文(找出課文中的重點段)
二、練習朗讀(以訓練中差生為主)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四、分析字形,學習寫字
1.重點指導的字:
卻的右半部是卩,不要寫成阝。異的上半部是巳,不是已
2.寫出下面字的偏旁。
卻
否
普
類
兔
些
3.先說說下面每組字的不同,再組成詞語。
胞
私
類
異
抱
積
糞
導
五、練習寫一段話,注意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6
第二教時:
一、 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第二小節(jié),知道作者因為熱愛自己的故鄉(xiāng)——江南,所以才能寫出那么生動的文字。了解了楊梅樹,課文又是怎樣介紹楊梅果的?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的?
二、 新授:
1、聽3——6節(jié)課文錄音,看課文:每一節(jié)寫了楊梅的什么特點?(時間、形狀、大小、顏色、味道)
2、自選3——6節(jié)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節(jié),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交流,隨機出示4——6節(jié)
(1) 出示第4節(jié) (板書:形狀 圓 大小 桂圓)
* 學習生字:桂——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換部首,說說為什么是“木字旁”?)
* 在這里作者用的是比較的方法,告訴我們楊梅的大小。你能用這種方法來說說這個水果的大小嗎?
* 出示練習
* 楊梅的表面還有刺呢!你吃楊梅的時候有被刺疼過嗎?為什么?
* 理解:細膩 柔軟(找反義詞)
* 找一找楊梅生長變化的詞——漸漸(你能用另一個詞來代替嗎?)
* 指導朗讀
(2) 小組學習第5節(jié) (板書:顏色 淡紅 深紅 黑)
* 找出表示楊梅顏色變化先后順序的詞(板書:先 隨后 最后)
* 引讀
* 句子練習
(3) 為了進一步了解楊梅,我們要來嘗一嘗
a、 先輕輕咬一口,觀察一下楊梅果肉的顏色
說一說,讀讀句子(輕輕咬開它……)
b、 再品嘗,說說楊梅的味道
(4) 出示第6節(jié)(板書:又酸又甜 甜津津)
* 再說幾個這一類的詞語(abb 又 又 )
* 從哪里看出作者“越吃越愛吃”?(板書:舉例子)
作者是用舉例子的方法告訴我們,他有多喜歡吃楊梅。你能不能也舉一個例子說說你最愛吃的水果呢?
4、小結:是呀,正因為作者愛楊梅,所以他觀察得那么仔細,把楊梅的形狀、大小、顏色、味道寫得清清楚楚,真是惹人喜愛呀!讓我們飽含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再來讀讀第一節(jié)(出示第一節(jié))
三、 拓展:
1、今天,我們跟隨作者了解了一種非常有特點的水果,同學們想不想也來試著介紹一種水果呢?好,夏天到了,西瓜是最常見的水果,我們就學習文章的方法來試著介紹一番吧。
2、出示圖片,小組分工,可以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來寫一寫。還可以運用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說西瓜的大小,以及你是怎樣愛吃西瓜的。
3、交流、講評
板書設計:
41、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形狀: 圓
大小: 桂圓(比較)
顏色: 先 淡紅 隨后 深紅 最后 黑
味道: 又酸又甜 甜津津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故鄉(xiāng)楊梅的可愛,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把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特點具體寫出來的。
教學難點:了解楊梅樹的可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齊讀
2、“我”的故鄉(xiāng)在哪兒?簡介江南,出示《憶江南》誦讀
3、教師:作者不寫江南的秀水、魚蝦、稻米,而選擇了楊梅來寫,究竟是楊梅的何種魅力讓作者對它魂牽夢縈、念念不忘呢?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識記情況
指生讀詞
練習:找“吮吸”一詞的特點,說說同偏旁的字組成的詞
找反義詞:狹長平滑( )柔軟( )
仿照“細雨如絲”寫如類的詞
2、開火車讀課文
要求:聽聽是否讀得正確,思考全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從哪幾方面來寫楊梅的?
出示填空,交流板書:
枝條 形狀 大小長刺
樹 果顏色
葉子 味道
三、瀏覽課文
1、想想楊梅樹的枝條、葉子,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各有什么特點?圈出關鍵詞,并補充板書內(nèi)容(四季常綠、狹長、圓、和桂圓一樣大小、漸漸變軟變平、淡紅、深紅、幾乎變黑、又酸又甜、甜津津)
2、課文還介紹了楊梅的哪些特性?
掛果時間:端午節(jié)過后 性喜濕
3、展示填空內(nèi)容:
故鄉(xiāng)的楊梅枝條,葉子( ),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 )的,和一樣大小,遍身( )的楊梅,這些刺會隨楊梅的逐漸成熟而變,變。楊梅的顏色從變成( ),變成近乎的。沒有熟透的楊梅( ),熟透了就的,叫人越吃越愛吃。
把這段文字跟全文比較,說說它們的區(qū)別。(課文寫得生動、具體。)
四、細讀課文
作者手中這支妙筆是如何生花的呢?讓我們細細品味,慢慢體會。
1、指生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交流寫法:擬人手法
哪些詞體現(xiàn)出這種寫法?(貪婪、吮吸、伸展、歡笑)
理解“貪婪”:不知滿足
“吮吸”:出示嬰兒吸食乳汁的圖片,說說作者把楊梅樹看作什么了?
它們伸展著------一片片------它們會說些什么呢?
在春雨的滋潤下,楊梅樹長勢喜人,充滿生命力,看著也讓人歡喜,我們就來歡歡喜喜地讀一讀吧!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4自然段
這一株株楊梅樹真可愛呀,楊梅果就更討人喜歡了。全體女生讀第四自然段
作者是怎樣把果的形狀、大小、刺的變化寫具體生動的呢?
“圓圓”用了疊詞,更顯可愛
大小與桂圓做比較,寫得很準確
刺的變化作者是怎么感受到的呢?板書:看、摸、觸
作者的刺的觀察多么細致呀!
比較三個內(nèi)容,哪個是作者著重寫的?出示有關小刺的資料
3、學習第5自然段
師:誒呀,楊梅已經(jīng)放進嘴里了,舌尖都觸到那細膩柔軟的小刺了,想嘗一口嗎?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耐下性子來看看楊梅果的顏色吧!
默讀第5自然段,給句子標序號
出示第一句,這一句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寫得有條理)
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用三角記號標出
2、3兩句也很有條理,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
師:別看熟透的楊梅外面幾乎是黑的,里面的肉和汁可都是紅的呢。
4、學習第六自然段
作者把我們吊足了胃口,直到最后才寫楊梅的味道,這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自己盡情讀一讀吧!
楊梅沒有熟透時------熟透了就------
“津”字有三點水,“甜津津”的意思是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
你們吃過什么東西也是“甜津津”的?
那么這是“酸中帶甜”還是“甜中帶酸”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作者采用舉例子的寫法,用因為我小時候貪吃,牙齒被酸倒的例子加以證明。
指生讀第六自然段,根據(jù)學生讀書的程度給予楊梅吃
五、歸納寫法
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得生動具體,親切感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對楊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板書:按順序抓特點不僅觀察了楊梅樹,而且觀察了楊梅果,不僅觀察了楊梅的靜止狀態(tài),而且留心了楊梅的發(fā)展變化,不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嘗了。因此,同學們以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觀察,學習作者這種觀察事物的方法。
六、回歸整體
1、齊讀課題,了解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2、齊讀全文
3、以詩作結
楊梅詩
宋平可正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味勝河溯葡萄重,色比瀘南荔枝深。
七、練筆
提出練筆要求:寫一種家鄉(xiāng)的水果,按一定順序把特點寫清楚。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細雨如絲、貪婪、吮吸、伸展、狹長、端午節(jié)、桂圓、觸到、細
膩、汁水、甜津津、豆腐、雖然、酸味。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楊梅的特點,體會作者喜愛故鄉(xiāng)楊梅的感情。
4.領悟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體會作者喜愛故鄉(xiāng)楊梅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重點留心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質(zhì)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提問:這個題目包括幾個意思?分別是什么?
(這個題目包括兩個意思:一是“我愛故鄉(xiāng)”,二是“我愛楊梅”。)
(1)“我愛故鄉(xiāng)”主要寫什么?(故鄉(xiāng))(2)“我愛楊梅”主要寫什么?(楊梅)
(3)“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主要寫什么?(作者喜愛楊梅,看到楊梅就想起故鄉(xiāng),本文借贊美楊梅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并借助自學生字、詞。
1.學生通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故鄉(xiāng)的楊梅?(課文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介紹故鄉(xiāng)的楊梅。)
2.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生字、新詞。
3.學生借助認識生字,了解字義。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注意糾正誤讀音。
(四)讀詞語,理解詞義。
(五)閱讀課文,明思路。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本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本文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先總寫“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然后分別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具體描寫楊梅,抒發(fā)作者對楊梅的喜愛和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為什么?
讓學生認識到作者觀察細致、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描寫楊梅果用了四個自然段,從形、色、味三個方面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層次分明,特點準確。
(六)學生再讀課文,鞏固復習。
(七)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按要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思考:“我”為什么愛楊梅?楊梅有哪些可愛之處呢?
(“我”的故鄉(xiāng)在江南,那里是楊梅生長的地方。“我”看到楊梅便會想到故鄉(xiāng),“我”熱愛家鄉(xiāng),所以喜愛楊梅。
作者從楊梅樹可愛,楊梅果好吃兩個方面介紹了楊梅的可愛之處。)
2.文中寫楊梅樹和楊梅果兩部分,哪一部分內(nèi)容寫得詳細。
(寫楊梅果。作者從形、色、味三個方面作了具體的描述,內(nèi)容十分詳細。)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填空練習。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______春天的甘露。它們____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____。
2.填好后讓學生朗讀。
3.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分別寫的是什么?
本段有兩句話,第1句寫楊梅樹需要春天的細雨。第2句寫楊梅樹生長得茁壯茂盛。
4.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所填寫的詞語“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這些詞語的意思,想一想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本是描寫人的行為、心理特征的詞語,作者采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雨中
的楊梅樹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愛,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5.應該怎樣朗讀?
應讓學生在朗讀中注意采用欣賞、贊美、歡快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朗讀后齊讀鞏固。
(四)學習第3至6自然段。
1.指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楊梅果?
2.指名回答:形狀、顏色、味道。
3.指讀第4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讓學生找出描寫楊梅果形狀的句子讀一讀。
4.出示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練習:
(1)楊梅( ),和( )一樣大小,遍身生著( )。
(2)等楊梅( ),刺也( ),平了。摘一個放進嘴里,舌尖( )楊梅那( ),使人感到( )而且( )。
(3)讓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回答填空。
(4)作者是怎樣觀察楊梅果的形狀的?
(看到的:楊梅果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感覺到的:放進嘴里,舌尖感到平滑、細膩。)
(5)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親自品嘗“平滑的刺”和“細膩而且柔軟”,這些細致的描寫都表現(xiàn)出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愛之情。)
(6)讀課文,體會情感。
(7)小結學法:
讀文找句,解詞明意。
聯(lián)系觀察,體會情感。
5.楊梅果的顏色是什么樣兒的?讓學生用以上學法學習第5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5自然段,
(2)讀后完成填空練習。
楊梅先是____,隨后變成____,最后____。
(3)討論“幾乎”是什么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幾乎”是將近于、接近于的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楊梅果逐漸成熟。
(4)文中哪些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在這句話中作者對果肉、汁水的顏色的描寫,流露出了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6.學生自讀第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作者怎樣寫楊梅的味道?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故鄉(xiāng)、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2)分組討論。
(3)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作者寫楊梅果的味道是抓住由生到熟、由“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的特點描寫的。重點對小時候吃楊梅吃得太多把牙酸倒的事,進行了具體的描寫,使人覺得真實自然、充滿情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楊梅、對故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枝條
樹 葉子
20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形狀
果 顏色
味道
課后小記: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9
一、導課: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2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并學習了本課的生字。下面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掌握生字的情況。(接力賽讀卡片)
二、同學們讀得非常好,現(xiàn)在誰來告訴老師這篇課文主要給我們介紹了什么?誰還愿意說一說?
(生:介紹了楊梅樹的美麗和楊梅果的可愛)
三、你們想看看美麗的楊梅樹嗎?(生:想)
(1)請同學們看老師出示的這幅圖,想一想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美麗的楊梅樹?
(2)請同學們自讀這一段,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①狹長、四季長綠)
你還讀懂了什么?
(②甘露就是春天的雨水,③春天的雨輕輕地、④細細地)
作者把楊梅樹當作人來寫,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貪婪、吮吸)(伸展、歡笑)
A誰來說說貪婪是什么意思?
(不知滿足)
B婪吸呢?(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吮吸甜甜的果凍)
楊梅樹像小朋友一樣不知滿足的吸取春天的雨水,它就會長得很茁壯,旺旺的。從哪一個詞語中你體會到的:(歡笑)
作者把楊梅樹寫得很美,儼然一個可愛的孩子。
C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楊梅樹勃勃的生機和親切可愛的形態(tài)仿佛現(xiàn)在就在我們面前,老師要把這種感覺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你們聽聽老師用什么語氣來讀。(喜歡,贊美)
誰敢跟老師比一比?
四、同學們讀得很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接著看這幅圖
(課件掛梅)
端午節(jié)過后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楊梅果又可愛在哪兒呢?請同學們默讀4、5、6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楊梅果的可愛的。板書:(形、狀、顏色、味道)
(1)那么你們想先了解楊梅果的哪一方面
(形狀)
大家都想知道楊梅果什么樣?請姓齊讀第四自然段,男生找答案,說說你們聽懂了什么?
(男答:圓圓的、小刺)(成熟前楊梅沒小刺、又尖、又硬)師:楊梅沒熟時遍身長滿小刺,長熟以后那小刺讓人感到細膩而柔軟。這都是作者親身感受到的,作者把這種感受寫得很真切,在以后的寫作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方法。
(2)下面請同學小組學習5、6自然段,把學懂的問題講給同學聽,不懂的問題講給老師聽。
(生:楊梅的顏色先是淡紅,然后深紅,最后幾乎黑了)出示句子請同學觀察去掉幾乎行嗎?為什么不行?(生:因為楊梅果不是黑色)誰能證明楊梅果不是黑色?(因為請輕輕咬開它)現(xiàn)在請同學再看句子這樣換行嗎?(去掉先是、隨后、最后)(沒有把楊梅顏色慢慢變化的過程描寫出來)
(3)剛才的討論你們還學懂了什么呢?(味道:甜中帶酸)(
生:我們小時侯一次吃楊梅吃得太多,連豆腐也咬不動了。)作者把這種感受寫得很真切,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誰來說說?
(4)剛才是你們學懂的問題,你們不懂什么?
(生:作者為什么要寫楊梅樹,他想說明什么?)作者的故鄉(xiāng)在哪兒?楊梅是自己故鄉(xiāng)盛產(chǎn)的水果,通過寫楊梅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熱愛。
五、同學們再看看我們還有哪個自然段沒有學習?(第三段)齊讀
這一段和上下文有什么聯(lián)系?(聯(lián)系上下文的作用)我們把這樣的段落叫做過渡段。再看看這一自然段又和4、5、6、自然段有什么關系?(總分關系)
六、誰能按照這種總分的方法說說你喜歡的水果?
七、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的故鄉(xiāng)在江南,通過寫楊梅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同時學會了用先總后分的方法說說自己故鄉(xiāng)的水果。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10
師: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對楊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誰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呢?
生:我知道楊梅是圓形的,渾身長滿了小刺。
生:我知道楊梅果的顏色是由淡紅變成深紅,再變成更紅,像黑的一樣。
生:我還知道熟透了楊梅是又酸又甜的,我想味道一定很好。
師:你們說的真好,那你們想不想親口嘗一嘗楊梅的味道呢?
生:想(興高采烈地回答)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分給每個小組一盒楊梅果,雖然這些楊梅果經(jīng)過了加工,沒有剛采下來的新鮮,但是我還要請同學們看一看,嘗一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比較一下你手中的楊梅與課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樣。
生:(觀察品嘗楊梅果朗讀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意見)
師:誰愿意把你的感受向大家匯報一下?
生:(爭先恐后地舉手)
生:老師,楊梅的味道美極了,又酸又甜,真好吃!
生:我們吃的和書上描寫的一樣,圓圓的,毛絨絨的小刺,吃到嘴里,舌尖添到小刺,感覺滑溜溜的,真好玩。
師:從你的語言中,老師可以感覺到你特喜歡這段文字是嗎?
生:是。
師:那么請你把這段內(nèi)容讀一讀好嗎?
生:(讀)
師:你讀得真很棒,連老師都被你感動了,老師也想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你們想聽嗎?
生:想(興奮地回答)。
師:(讀)
生:老師,你讀地很好,但是我想和你比一比,可以嗎?
師:太好了,老師真的希望你比我讀得好。
生:(讀)
師:你讀得確實棒極了,老師要向你學習。
生:老師,剛才我們吃的楊梅確實很好吃,但是我想書中描寫的楊梅回更好看。
師:哦?能能說說理由嗎?(做驚訝狀)
生:能。我想書中寫的楊梅是長在樹上,或是剛剛摘下來的,一定新鮮,所以我覺得書中描寫的楊梅會更讓人喜歡。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既然你們喜歡書中描寫的楊梅,那么就請你們再默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劃一劃、抄一抄,愿意背誦的,就練背一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生:(默讀課文、動筆劃、動筆抄寫、練背)
……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江南的特產(chǎn)“楊梅”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做為阜新人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阜新特產(chǎn)也介紹給他人呢?
生:能。
師:那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你熟悉的特產(chǎn),通過各種形式介紹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好嗎?
生:(組內(nèi)交流)
師:現(xiàn)在我們就開一個小型的博覽會,誰愿意把你知道的特產(chǎn)介紹給大家?
生:我們家鄉(xiāng)被稱為“煤電之城”地下有豐富的煤礦資源,每年能開采出很多的煤送往全國各地。
生:我們家鄉(xiāng)盛產(chǎn)瑪瑙石,能制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有的都已經(jīng)漂洋過海銷往世界各地了。
生:我們家鄉(xiāng)的三溝酒很有名,我的爺爺很喜歡喝。
生:我們這里生產(chǎn)高粱、玉米,我說不好,但我用筆畫出來了。(火紅的`高粱地,金黃的玉米……)
評析:
在教學中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去觀察、體驗、交流自己的真實感受,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合作交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主體人格得到真實的再現(xiàn)。同時在尊重學生愿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進行語言積累,豐富了寫作素材,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此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強了課內(nèi)與課外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細雨如絲、貪婪、吮吸、伸展、狹長、端午節(jié)、桂圓、觸到、細
膩、汁水、甜津津、豆腐、雖然、酸味。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楊梅的特點,體會作者喜愛故鄉(xiāng)楊梅的感情。
4.領悟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體會作者喜愛故鄉(xiāng)楊梅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重點留心觀察的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質(zhì)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提問:這個題目包括幾個意思?分別是什么?
(這個題目包括兩個意思:一是“我愛故鄉(xiāng)”,二是“我愛楊梅”。)
(1)“我愛故鄉(xiāng)”主要寫什么?(故鄉(xiāng))(2)“我愛楊梅”主要寫什么?(楊梅)
(3)“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主要寫什么?(作者喜愛楊梅,看到楊梅就想起故鄉(xiāng),本文借贊美楊梅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二)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并借助自學生字、詞。
1.學生通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故鄉(xiāng)的楊梅?(課文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介紹故鄉(xiāng)的楊梅。)
2.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生字、新詞。
3.學生借助認識生字,了解字義。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注意糾正誤讀音。
(四)讀詞語,理解詞義。
(五)閱讀課文,明思路。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本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本文按先總述后分述的順序,先總寫“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然后分別從楊梅樹、楊梅果兩個方面具體描寫楊梅,抒發(fā)作者對楊梅的喜愛和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為什么?
讓學生認識到作者觀察細致、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描寫楊梅果用了四個自然段,從形、色、味三個方面進行了生動具體的描寫,層次分明,特點準確。
(六)學生再讀課文,鞏固復習。
(七)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按要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思考:“我”為什么愛楊梅?楊梅有哪些可愛之處呢?
(“我”的故鄉(xiāng)在江南,那里是楊梅生長的地方。“我”看到楊梅便會想到故鄉(xiāng),“我”熱愛家鄉(xiāng),所以喜愛楊梅。
作者從楊梅樹可愛,楊梅果好吃兩個方面介紹了楊梅的可愛之處。)
2.文中寫楊梅樹和楊梅果兩部分,哪一部分內(nèi)容寫得詳細。
(寫楊梅果。作者從形、色、味三個方面作了具體的描述,內(nèi)容十分詳細。)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填空練習。
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______春天的甘露。它們____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____。
2.填好后讓學生朗讀。
3.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分別寫的是什么?
本段有兩句話,第1句寫楊梅樹需要春天的細雨。第2句寫楊梅樹生長得茁壯茂盛。
4.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所填寫的詞語“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這些詞語的意思,想一想它們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貪婪地吮吸”、“伸展”、“歡笑”本是描寫人的行為、心理特征的詞語,作者采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雨中
的楊梅樹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愛,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5.應該怎樣朗讀?
應讓學生在朗讀中注意采用欣賞、贊美、歡快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朗讀后齊讀鞏固。
(四)學習第3至6自然段。
1.指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楊梅果?
2.指名回答:形狀、顏色、味道。
3.指讀第4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讓學生找出描寫楊梅果形狀的句子讀一讀。
4.出示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練習:
(1)楊梅( ),和( )一樣大小,遍身生著( )。
(2)等楊梅( ),刺也( ),平了。摘一個放進嘴里,舌尖( )楊梅那( ),使人感到( )而且( )。
(3)讓學生結合課文內(nèi)容回答填空。
(4)作者是怎樣觀察楊梅果的形狀的?
(看到的:楊梅果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感覺到的:放進嘴里,舌尖感到平滑、細膩。)
(5)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親自品嘗“平滑的刺”和“細膩而且柔軟”,這些細致的描寫都表現(xiàn)出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愛之情。)
(6)讀課文,體會情感。
(7)小結學法:
讀文找句,解詞明意。
聯(lián)系觀察,體會情感。
5.楊梅果的顏色是什么樣兒的?讓學生用以上學法學習第5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5自然段,
(2)讀后完成填空練習。
楊梅先是____,隨后變成____,最后____。
(3)討論“幾乎”是什么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幾乎”是將近于、接近于的意思。顏色的變化說明楊梅果逐漸成熟。
(4)文中哪些描寫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
在這句話中作者對果肉、汁水的顏色的描寫,流露出了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6.學生自讀第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作者怎樣寫楊梅的味道?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故鄉(xiāng)、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2)分組討論。
(3)各小組推薦代表回答。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作者寫楊梅果的味道是抓住由生到熟、由“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的特點描寫的。重點對小時候吃楊梅吃得太多把牙酸倒的事,進行了具體的描寫,使人覺得真實自然、充滿情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楊梅、對故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枝條
樹 葉子
20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形狀
果 顏色
味道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楊梅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楊梅的可愛之處。感悟語言文字的美。
3.抓住要點展開想象,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抓要點進行有感情朗讀。
2.指導學生抓要點展開想象,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抓住一點,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合理想象,生動拓展課文內(nèi)容。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板書課題
1、 讀題,想:你是怎么理解題目中愛字的意思的?(引導學生用愛字組出適合題目的詞語)
2、 議論: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學生匯報后,教師作小結。
二、 引入新課,初讀課文
1、 聽錄音朗讀(或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1) 課文哪些內(nèi)容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說說寫的是什么?)
(2) 點畫課文的生字詞語。
(3) 遇到不懂問題在書中打上?,或?qū)W習課文還想知道什么或解決什么問題。
2、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學習體會。
3、 指名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教師小結后指導學習課文生字。
三、 齊讀課文,鞏固認知,指導學生解決下面問題:
1、 哪一節(jié)寫的'是楊梅樹?哪幾節(jié)寫的是楊梅果?
2、 課文重點寫的是什么?(指導學生認識課文詳寫的是什么?)
△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學習心得后作匯報。
四、學習第一段:
1、 指名朗讀。
2、 讀了第一段,你讀懂了什么
五、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想:
(1) 這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2) 貪夢、甘露:是什么意思?
(3) 楊梅樹的葉子會歡笑嗎?作者為什么這么寫?說明什么?
2、集體討論思考題。
3、 指導朗讀。
六、 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情況后,進行語言文字鞏固訓練。
1、 你對課文內(nèi)容了解了什么?
2、 組詞練習、讀讀寫寫重點詞語。
3、 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七、作業(yè):
搜集佛山特產(chǎn)的資料,準備向同學們介紹。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課文開頭寫了楊梅樹的什么特點?
二、習三至六自然段。
1、朗讀課文,認識楊梅。
2、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對楊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認識,誰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呢?
3、你們說的真好,那你們想不想親口嘗一嘗楊梅的味道呢?現(xiàn)在老師要分給每個小組一盒楊梅果,雖然這些楊梅果經(jīng)過了加工,沒有剛采下來的新鮮,但是我還要請同學們看一看,嘗一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比較一下你手中的楊梅與課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樣。
4、(觀察 品嘗楊梅果 朗讀課文 小組內(nèi)交流意見)
5、誰愿意把你的感受向大家匯報一下?
6、從你的語言中,老師可以感覺到你特喜歡這段文字是嗎?那么請你把這段內(nèi)容讀一讀好嗎?
7、你讀得真很棒,連老師都被你感動了,老師也想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你們想聽嗎?(師范讀)
8、你讀得確實棒極了,老師要向你學習。
9、既然你們喜歡書中描寫的楊梅,那么就請你們再默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劃一劃、抄一抄,愿意背誦的,就練背一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10、(默讀課文、動筆劃、動筆抄寫、練背)
三、口語交際:
1、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江南的特產(chǎn)楊梅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做為佛山人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佛山特產(chǎn)也介紹給他人呢?
2、那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你熟悉的特產(chǎn),通過各種形式介紹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好嗎? 生:(組內(nèi)交流)
3、現(xiàn)在我們就開一個小型的博覽會,誰愿意把你知道的特產(chǎn)介紹給大家?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楊梅的特點。
2、體會作者喜愛楊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楊梅的可愛,體會作者喜愛楊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許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蘋果、鴨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島有香蕉、椰子,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有哪些特色水果嗎?(金柑、楊梅、桑果)其中,有一種水果被譽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課件出示楊梅,板書)
2、你們喜歡楊梅嗎?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喜愛它的理由。
3、楊梅色鮮、味美,難怪有這么多人對它愛不釋手。其中有一位北侖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魯彥,他也和我們一樣喜愛北侖的楊梅,還特地寫了一篇以此為題的文章《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把課題補充完整),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課文,一起把課題讀一讀。想一想課題中哪個字體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楊梅的感情?(愛字帶點)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小小的楊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讓作者如此喜愛呢?請大家打開書本,翻到141頁。輕輕地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多讀幾遍,要把課文讀通順,并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段序。
2、反饋交流: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與大家一起分享。(隨機指正生字讀音)
三、再讀課文:感悟情感升華主題
過渡:通過第一遍的`朗讀,我們解決了生字的讀音問題,并且能把課文讀通順了。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你能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作者對楊梅的喜愛?用筆劃出來,多讀幾遍,并在旁邊寫上你的理解或體會。(學生自讀感悟)
四、作業(yè)
寫一篇有關故鄉(xiāng)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