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教學設計及反思
師:下一節課我們在一起來交流學習。
(突出重點,以學為主,將探究、發現的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優勢互補,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趨向全面,思維向縱深發展,從而感受到合作共事與分享成果的愉快。)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課,繼續學習。
1、自讀,標畫句子。
師:上一節課,我們明白了小蝦是有趣的。但是小蝦就像石磊同學說的小寶寶那樣,脾氣不太好,很容易發脾氣。板書:脾氣不好
那么它們生氣時什么樣呢?請大家仔細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寫小蝦脾氣不好的句子,畫出來。
2、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師:誰來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生:在課文第四自然段,從“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直到這一段的最后。
師:你的記性真好,我們上節課剛說的方法你現在就會用了。誰還標出了寫小蝦生氣的詞語?
生:是“蹦”“舞動”“打起來”,還有“猛烈”。
生:還有“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
師:你認為這些詞語好在哪里?生:“蹦”說明小蝦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說明它們打架打得兇。
生:“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寫小蝦生氣的樣子很生動,我就像是親眼看見了它們生氣一樣。
師:“就像是親眼看見了它們生氣一樣”,說得多好啊!板書:
生:老師,為什么它們碰到閑游的同伴就會打起來呢?同伴并沒有惹它呀?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來說一說?生:(沉默)
師:看來大家一時還想不明白。各小組先討論一下,然后回答,好不好?
生:(討論)師:現在誰來說一說?
生:小蝦都長得一個模樣,他又不像人一樣聰明,它分不出是誰惹了它,就碰見誰打誰了。
師:很有道理。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生:我覺得小蝦是氣昏了頭,看誰都不順眼了,所以就逮著誰打誰了。
師: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
生:因為它們生氣起來,“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也一翹一翹的,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肯定是非常生氣,自然分不清好人壞人,所以才會碰見誰都打。
師:你的回答非常好,因為你能夠聯系上下文來理解。我們大家都應向他學習。
生:老師,我覺得剛才他說“好人壞人”不準確,應該說“好蝦壞蝦”更好。
師:你很注意聽別人說,更善于思考。
生:老師,我認為說“好人壞人”也行,因為如果我們把自己也變成一只蝦,那蝦也就是人了。
師:這三個同學的回答太精彩了。連老師也想不到。應該怎么鼓勵他們呢?
師:小蝦的搏斗究竟有多么猛烈呢?你能想像得出嗎?誰給大家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