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鐵牛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 、議論、和尚、船艙、拴住、潛到、沉沒、繩子”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用科學,
3.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 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擾鐵牛的經過。
2.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1. 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裝有石子的圓口瓶、木尺、棉線、鐵塊。
2. 覆蓋式投影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質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撈鐵牛》。你們讀了課題,會有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撈鐵牛?撈鐵牛有什么困難?怎樣撈鐵牛?鐵牛撈起來了嗎?)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 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 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讀中,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宋、拴、尚、繩、繃”的字音。強調“拴、潛、陷、鏟”是前鼻音,“宋、尚、繩、繃”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讀輕聲。
3. 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 從課題上看重點應該寫什么?
(2) 默讀,找出描寫撈鐵牛的經過部分。(課文的第三止第六自然段)
(3) 可見課文可分為幾部分?(三部分)
(4) 如果撈鐵牛的經過部分再分為“準備工作”和“撈出一只只鐵!钡膬刹糠值脑挘n文可分為幾部分?(四部分)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四部分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深究,讀懂課文第一部分。
1. 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因為八只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河水沖斷浮橋,鐵牛也就被沖走,餡進淤泥。要修浮橋,必須要撈起鐵牛。)
2. 鐵牛有多笨重呢?據記載,黃河大鐵牛最輕的有26.1噸,最重的達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沒有)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沒有)可見,要打撈這八只大鐵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3. 指導讀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睂W生聯系上下文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4. 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四、學習第二部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1. 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知道了人們為什么要撈鐵!,F在我們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2. 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
3. 師生交流,概括出要點:(1)摸清鐵牛沉沒的位置;(2)準備兩只大船,船里裝滿泥沙;(3)兩船拴緊,跨船搭架;(4)鐵牛和木架兩端,用繩子相連。
4. 用覆蓋式投影再現這次的準備工作,再請學生按順序簡要復述準備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師生評議。
5. 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充分的準備。)
小結:認真讀書,讀懂內容,然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一種讀書方法。
五、書寫生字詞。
1. 師生交流書寫生字詞應注意的地方。強調:(1)要注意“陷”的寫法。右旁是“ ”,不是“ ”。同學們回憶一下,含“ ”旁的有哪些字(陷、餡),它們的讀音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帶韻母ian和an)含“ ”旁的有哪些字(滔、稻),它們的讀音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帶韻母ao);(2)寫“潛”字時要注意右邊與“贊”字有點相似,右下是“日”不是“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