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取火》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
[教材簡析]
《用冰取火》是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講的是一個探險隊到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過程中,他們的打火器找不到了,一個年輕的探險隊員用冰做成“冰透鏡”,點燃了火,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文章告訴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有決不放棄的信心,運用知識和智慧,就會戰勝困難。這也是文章的教學重點。
文章滲透了凸透鏡聚焦及光的折射問題,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用冰透鏡取火的原理,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閱讀課文,體會探險隊員們的聰明與智慧,并結合實際,談談運用知識和智慧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道理。
[教學重點]
1.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
2.體會探險隊員的聰明與智慧,懂得遇到困難要運用知識與智慧去解決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用冰取火所蘊涵的凸透鏡的原理。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南極風光、重點句子)。
學生:查找有關南極的資料,觀察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用冰取火》這篇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還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問題。(師板書“怎樣?為什么?”)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解決你心中的疑問。(生快速閱讀課文,回顧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讀課文后)這篇課文寫了一個探險隊到達南極,他們要生火做飯,發現打火器不見了,最后有一個年輕隊員想到了用冰取火的方法,把火給點燃了。
師:很好,你說得非常完整而且簡練。那么,這件事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覺得這個年輕隊員特別聰明。/我覺得他的知識非常豐富,也很聰明。
師:哦,看來大家都有這種感受:年輕隊員非常聰明,充滿智慧,可以這樣說嗎?(板書“聰明”)
[點評:目的在于了解學生的學情,把握到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及時進行教學內容的適當微調。尊重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努力體現個性化閱讀]
二、 理解“怎樣取火”部分
師:仔細讀讀課文,看看這個年輕的隊員是怎樣運用智慧用冰取火的。找到有關段落了嗎?
生:(快速瀏覽后,齊說)5~7自然段。
[點評:直接切入主題,順學而導,同時更有效的利用學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來解決重難點]
師:默讀第5~7自然段,抓住能解決疑問的重點詞語來理解取火的方法。一會兒把你對這種方法的理解介紹給組內的小伙伴。(生默讀、標畫、組內交流)
(教師在學生自學中適當提示:介紹的時候,可以用抓詞語講解的方式,也可以用畫圖的方式)
師:哪個小組把你們組的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追問)你們組用什么辦法理解的?
生1:我們組是用抓住重點詞語的方法,我們畫的是第6自然段的幾個詞,取、刮、摩挲,他先取來一塊冰,用小刀刮,然后不斷摩挲,這些準備工作都是為了讓冰成為半球形的冰透鏡。
生2:我們畫了第7自然段的“舉”、 “向”、“穿”、“射”,他這樣做是為了讓光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
生3:應該還加上一個“焦點”這個詞,因為,他讓光穿過冰透鏡是想把光線聚集,這樣就可以點燃火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