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習作8作文指導課說課稿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習作8〈〈編寫童話故事〉〉。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一、 說教材。
此習作共分引言、例文和作業三個部分。引言交待了作者寫這篇童話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小朋友養成講衛生的習慣。例文主要寫小花貓不講衛生而生病,改正懷習慣后身體就健康的事。先概括講小花貓不講衛生,別人叫他“臟咪咪”;接著具體寫小花貓不講衛生,用臟手抓起魚就吃的事;然后寫小花貓肚子疼得厲害,醫生告訴他這是不講衛生造成的;最后寫小花貓注意講衛生,身體健康了。文章條理清楚,詳略得當,想象豐富,語言具有兒童特點,非常適合學生仿寫。作業提出兩點要求:一是編一個童話故事,二是這個童話故事要能達到幫助小朋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目的。并提供了幾幅圖供學生選用,也可以從課外選擇題材來寫。有了這樣的素材,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夠編出好的童話故事。
三年級學生已有編過童話故事,有一定的基礎,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三年級習作教學要求和新理念:“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 “要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及本冊教材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編寫童話的興趣,初步學習編寫童話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幅圖,大膽想象。
3、能根據自己的認識,編一個童話故事,把故事內容敘述清楚。
4、教育學生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重點:依據圖畫所提供的內容或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編童話故事。
難點:通過想象把故事的內容敘述清楚。
二、 說教法。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激趣法。先通過談話、圖畫激發學生的興趣,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2、觀察法。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開拓學生思路,為編故事作鋪墊。
3、 點撥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指出、歸納編童話的方法,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
4、分組合作法。學生分成4人小組交流,暢所欲言。
三、 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采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法。教師盡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
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口述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
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口頭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四、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作文的一種內驅力,習作指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一開始我興奮地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新朋友。學生對新鮮事物是十分好奇的,興致一下子便被調動起來。緊接著,我就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看看是誰,在干什么? 說說這幾個小動物這樣做好不好? 以此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習作的興趣。 接著我讓學生拓展延伸說說怎么來幫助他們改掉這些壞習慣?我們知道,看是說的前提,說又是寫的基礎,如此通過圖畫觀察結合說小動物不良習慣,既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對后面的習作內容做好了鋪墊,可以說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