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
(4)你能讀好這句話嗎?可以加上動作,表情等。(自由練讀,指名表演讀,齊讀。)
5過渡:同學們,老師有點疑問?王維真的是如閻都督所稱贊的那樣,是一位奇才嗎?答案就在課文中,默讀第二~四自然段,找出能看出王勃是奇才的句子,劃出來。
6、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1)從這句話中有三個詞最能表現王勃的奇才,你能找到嗎?文思如泉是什么意思?文思是指的寫文章的思路或者叫靈感像什么一樣?泉水見過嗎?什么樣的?這里是指王勃寫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樣汩汩地不斷向外涌出。筆走如飛是什么意思?寫作速度非常快。古代有位詩人曾作過一首《苦吟》,其中一句詩: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意思說:詩人在寫作時為了把一個字推敲得安穩了,琢磨恰當了,在苦思冥想中不知不覺捻斷了好幾根胡子。這句話寫出了很多詩人、作者的心聲,因為這句詩說出了他們在寫作時的艱辛。
然而王勃在寫《滕王閣序》時是這樣的嗎?
(他文思敏捷、才華過人,你們看看,王勃在這么短短的時間內就能寫出這么長這么美的文章來,佩服嗎?王勃想得快,寫得快,果然是才思敏捷,名不虛傳啊!這滕王閣序七百多個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讀出奇才。
7、出示第二自然段。
(1)閻都督舉行宴會時邀請的人多不多?想一想閻都督會請一些怎么樣的人?你可以聯系前文“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想一想。
(會是一些有地位的人,很才氣的人他才會請,是啊,都督請是社會名流,文人墨客,是當時的一些文化人,也可以說當天的滕王閣人才濟濟一堂,可為什么這些人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呢?想想這些人當時會怎么想的?寫一篇慶賀文章有難度嗎?即興)
(2)出示“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胸有成竹:有一個典故,是說古時候,有著名的畫家,是畫竹子的高手,他在畫竹子之前,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有成熟的思考和完整的計劃。這里的王勃胸有成竹可能看出王勃心里已經想好該怎么寫了。是啊,一邊是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一邊是王勃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這樣一對比,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王勃的才華出眾、才華橫溢!
讀,指名分別讀。
8、出示名句。
(1)其實,最能表現王勃奇才的,還是那句讓都督拍案叫絕的名句。
出示,齊讀。
(2)“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呢?請大家繼續讀這篇課文,看看能否用課文的話解釋這兩句。
(3)你知道什么是“落霞”與“孤鶩”?
“落霞”就是“落日的余暉與燦爛的云霞”。
“孤鶩”是一只野鴨。
出示詩文,再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美嗎?哪兒美?
水天一色,會哪些顏色?“銀灰、橘黃、血紅、絳紫、紅艷艷、金燦燦、藍晶晶、紫盈盈、五彩斑斕、五彩繽紛”這是多少絢麗而又壯美的景色啊。
如果說第一句話寫出了靜態美,第二句話呢?動態美,畫面頓時活了起來,這野鴨與云霞是在齊飛、共舞、賽跑、飄動、追趕呢?
讀,指名讀,齊讀。
王勃用14個字把一個非常美的場景記錄下來。落霞、孤鶩寫動態,秋水、長天寫靜景,動靜結合。秋天美景,躍然紙上,讓我們后人讀到這句名句時,產生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