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課堂模式構建實踐——《菩薩兵》教學實錄及反思
今天教學《菩薩兵》第二課時,在導入新課后,我就組織學生圍繞“藏民為何稱朱德為‘菩薩一樣的司令’,稱紅軍戰士為‘菩薩一樣兵’”?這一話題學習課文。本課按照“先自讀自悟,再劃一劃做批注,然后小組討論,最后集體交流補充”這一程序進行教學,力爭在活動中讓學生時時有事做,人人有話說。在交流過程中,師生相互補充,最后真切感受到紅軍戰士對藏民的愛護及關心。下面就對本課作一個簡要的回顧。
一、自讀自悟
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學生在接受了任務后,有的大聲讀課文,有的默讀,形式不限。我想這時的統一形式是多余的。
二、劃一劃做批注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邊讀邊做批注的習慣還未形成,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引領,不斷強化。我立即提醒學生讀書要帶筆,不是常說“不動筆墨不讀”嗎?學生都拿起筆,有的還拿起尺子做記號。
我在課桌間巡視,發現有些學生只找到了一兩句,看來讀得還不夠深入。于是,我讓學生小組討論。
三、小組討論
在這一環節,我提出一些要求:要求小組組長要進行分工,安排要有序(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小組成員對別人的見解可以補充,但對同句子的理解不要重復。最好與別人說得不一樣。這樣就免得有些學生浪費時間,效率才會提高。
四、交流
。ㄒ唬┑谖逍〗M張繆凱同學首先抓住“現在已經是春耕的時候了,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來匯報:“這句話讓我感受到朱德總司令不想讓藏胞來年挨餓,所以他很急。”這時,我引導他們理解“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是讓反動軍隊糟蹋怕了。”這句話。姜蔣琪補充:“說明朱德總司令善解人意。”“為何這么說呢?”姜蔣琪抓住“怨不得”一詞來說明。我引導學生說出朱德總司令心地善良,心胸寬廣,能體諒老百姓。
。ǘ┑谝恍〗M繆鵬飛抓住“第二天的春耕動員會上,朱德同志對大家說:‘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體會到:朱德總司令不想讓藏胞來年挨餓,想盡快讓他們出來。這一句話是重點句,也是一句雙關句,是教學的難點。這更深層的意思學生難以理解,但也不易講明白。我讓學生先質疑。這時學生沒有疑問,看來學生還沒有真正思考。
于是,我引導學生理解了“盡心盡力”一詞并造句。
“這件事,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你。”(我太感謝你了,這句話讓我心里暖暖的。)
“老師讓我盡心盡力地把字寫好。”(不錯,那你的字進步了嗎?學生答:沒有。師:沒有要繼續努力。)
“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做事,不要半途而廢。”(真不錯。做事就應該盡心盡力)
接下來,我讓學生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討論后,徐惠玉發言:“紅軍要讓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會像種子一樣播撒在藏胞的心里。”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理解我們的紅軍戰士是“好人,善良的人,愛幫助老百姓、不搶老百姓的糧食的人,尊敬老百姓的人……”最后,我作了總結:這是我們紅軍的優良傳統,朱德總司令是要讓這一傳統在這里發揚光大并傳播下去。(師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