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設計
1、“大”字入手,作下鋪墊
(1)設疑初識鱸魚之大。
題目中“這條魚”是一條怎樣的魚呢?
老師想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的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問題,看課文有沒有給我們答案。
(2)討論深悟鱸魚之大。
預設①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出示句子)
是呀,這是一條怎樣的鱸魚呢?(從未見過)“未”是一個生字,意思是沒有。也就是從來沒有見過。或許他以前釣過的是——?(學生推測)
② “……魚竿變成了弧形”。 (出示句子)
你是怎么想的?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正因為鱸魚大而重而筆直的魚竿呈使弧形。可以借助細竹棒來實驗。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③“小心翼翼地……拖……”(出示句子)
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老師能不能將“拖”改成“甩”呢?為什么?誰來和老師配合一下,做一做這兩個動作。做完動作讓學生談感受。(是的,你必須小心的,用力的,不然魚就跑了)你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當時的情景嗎?
【設計意圖:讀好的過程是引導學生關注語言文字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重點抓住一些關鍵的字詞來讀好文本的同時,并通過實驗、動作演示、猜想、比較等感悟文本的方法,讓文字一遍遍地在學生腦海中加深印象,并逐漸形成畫面。由此學生很容易地體會到了鱸魚之大,為后面感悟湯姆欣喜之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2、因勢利導,悟到欣喜。
(1) 是呀,告訴你,野生的鱸魚很難釣,野生的大鱸魚更是少見。但味道確實格外鮮美。很多人都愛吃鱸魚。像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就曾這樣表達對鱸魚的喜愛之情:“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2)所以,此時此刻,小湯姆面對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心中充滿了——(板書:驚喜)
3、設身處地體會欣喜。
想象說話:如果你釣到了這樣一條大鱸魚,你會怎樣?會用那些詞語來形容當時的你?(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手舞足蹈……)
4、情不自禁讀好欣喜。
誰能帶著驚喜來讀好這幾句話?老師要提醒你的是(指預設1的句子提出)這里有兩個“!”,說明什么?(欣喜之情十分強烈)
誰來試試?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課堂是學生的語言訓練場。這里設置的說話練習,讓學生想象自己釣到大鱸魚時欣喜的動作神態語言等,交流形容人物高興的詞語,意在激發和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積累,在理解課文情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既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文中湯姆迸發的那無限欣喜之情。】
5、細細回味釣魚技術。
(1)湯姆是怎樣釣到這條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第二小節)自由朗讀。
(2)細讀動詞,正面讀悟。
出示填空,引讀:你看他先----------,然后----------,隨即-----------。只見魚餌-----------,沉入---------,湖面--------------。(相機填出動作詞)
這一連串的動作,看出了什么?(湯姆釣魚的技術是多么的嫻熟呀。湯姆真是個釣魚的高手呀!)
(3)爸爸贊賞,側面感悟。
難怪爸爸在一旁也微笑著,投來了——贊賞的目光。爸爸會怎樣贊賞湯姆呢?
誰來讀讀這段話,來贊一贊小湯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