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飛機教學設計
《水上飛機》教學反思《水上飛機》是第三冊中一篇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科學童話。根據本單元的目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邊讀邊思,逐步感悟 進入二年級后,教學的重點應逐步從識字向閱讀過渡。在教學中,我采用自讀、合作讀等形式,誘發他們朗讀的激情,將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融入其中,在反復的朗讀中強調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體驗,養成邊讀邊思、邊讀邊圈劃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走進語言、積累語感。 二 層層推進,突破難點 學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介紹水上飛機的用途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在閱讀中,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文中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介紹事物的語句。接著,在熟讀相關段落的基礎上,和學生們一起歸納出文中描寫的水上飛機的四個本領。并讓學生用這一句式說話。這樣一來,學生既有了對句式的認識,又有了語言素材的積累,加上情感地激發,再進行說話就水到渠成了。 三 圈劃詞句,抓住重點 “讀課文,圈劃詞句”是本單元的重心,教學時我也緊緊圍繞這一主旨。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要求——“水上飛機的外形、本領?”去進行閱讀。隨后的朗讀的指導也始終緊扣重要段落。通過對重點段落的解讀,使學生加深對水上飛機的認識,激發愛科學的情感。 不足之處:雖然這節課,我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練讀,教給學生讀課文的方法,但在教學中,為了趕進度而忽視了部分后進生,沒有給他們提供適當的鍛煉機會,勢必會導致班級整體朗讀的不均衡。我想今后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給更多的學生提供表達與朗讀的機會,真正實現教師與全體學生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