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學設計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找生讀 提防 血泊 威脅 狩獵 生機勃勃 青煙裊裊 (2)讀好下列短句。 活潑而美麗的鹿 貪婪而兇殘的狼 狼與其它一些鹿的天敵 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3)讀通下列長句。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功臣?什么是“禍”?什么是“首”?課文中誰是“功臣”?誰是“禍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使兇殘的狼成了“功臣”,而溫順鹿卻成了“禍首”呢? 自由讀文。 2(1)認讀詞語。 (2)練習讀短句。 (3)練習讀長句。 12 由詞到句,逐步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由“兇殘的狼成了‘功臣’而溫順的鹿卻成了‘禍首’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主學習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找狼和鹿以及森林都發生了那些變化,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標出來。 (1)學生自由讀書 (2)學生匯報自己的讀書收獲,教師根據情況出示: a感受森林之變化 (a)出示“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生機勃勃”什么意思? 讀一讀這句話,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再讀這句話,讀出你的理解。 (b)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一片生機,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讀著這句話,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 b鹿群的變化 我們說,是鹿破壞了森林,那么鹿群自己,在這25年間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學生匯報交流。 (a)鹿群數量的比較 (b)鹿群生存狀態的比較 c狼的變化 (a)是啊, 25年間鹿和森林都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那狼有沒有發生變化呢? (b)指名談變化(狼被大量捕殺) 重點引導體會第二段。 2、合作探究 狼和鹿以及森林三者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說兇殘的狼成了“功臣”,而溫順鹿卻成了“禍首”呢?“功臣”和“禍首”為什么加引號呢? (1)小組合作交流。 (2)匯報,揭示“功臣”與“禍首”的特定內涵。 (3)現在我們終于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了,請你用幾句話概括地說一下。 出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敵,但是人們為了( )鹿而( )了狼,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 )和鹿群自身的( )。 學生自由讀書 交流 把感受讀出來 合作探究 20 10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出自己的理解。通過凱巴伯森林的兩次鮮明的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變化,從而激發他們探究原因的興趣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使得語文學習的內容在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的同時,有著充分展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天地。讓學生自主建構,學會學習,體會發現,體驗創造,合作探究可以以此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熱情,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小結課文,拓展深化 (1)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狼?鹿?還是?我從網上的資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殺狼這一政策是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制定的。羅斯福當初做出決定,本意是想保護鹿,但事與愿違,結果痛心不已。 如果羅斯福還沒有下令消滅狼,你是他的總統助理,你會如何勸說? 同學們說的都有道理,如果羅斯福總統早先聽到的話,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的悲劇。正如同學們所說:生物間有一種平衡關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干擾,它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就像狼被無止盡地殺死,天平必將傾斜甚至是倒塌,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狼和鹿》這篇課文就是一幕慘痛的悲劇,這無疑給我們敲響了“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 (2)齊讀,“保護生態平衡”,再次大聲呼吁。請同學們把這六個字永遠記在心中! 小組練習,指名勸說。 10 這一教學片斷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收束,引導學生由文悟理,從思想認識上升華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 2、出示生字。 3、重點指導幾個難寫的字:釣 鉤 1、讀讀生字詞語。 2、指名讀生字。 3、交流生字的學習情況。特別是生字字形的記憶應該是多種形式。 10 指導自學生字,學會本課生字,能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作業設置 a制作一份以“保護生態平衡”為題的手抄報或小組合作出一期板報。 b請同學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人聽,讓他們也加入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隊伍中來. c利用節假日到郊外植樹,為鳥筑巢搭窩,把維護生態平衡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好的作業設計,應是綜合性、創造性及可選擇性特點,此項作業設計再次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參與語文的學習活動。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