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8、他的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其實當風沙刮過來時,駱駝不閉上眼睛也可以繼續前行,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9、(因為他長了兩層眼毛)對呀,兩層眼毛的用處可真大呀,他能夠擋住風沙,(板書:眼毛 擋住風沙)
10、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4小節。
(三)學習第5小節
1、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因為:
2、學生自由說(a我的腳掌在沙漠中不會陷進沙子里。b我的駝峰可以貯存養料。c我的眼毛可以擋住風沙。)
3、你的回答很有條理,句子也很整齊,現在,我們明白了小駱駝為什么感到自豪了,可是小紅馬卻不知道,這不,(投影出示)從沙漠回來,小駱駝又來到小溪邊照鏡子,恰巧又碰到了小紅馬,下面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想一想,同桌位之間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三、拓展延伸
1、小紅馬和走過沙漠的小駱駝對美的看法一樣嗎?
2、說話訓練:我自豪,我是一匹駱駝,因為……
3、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遇見了那匹小紅馬,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四、總結鞏固
指板書總結:同學們知道了在沙漠里駱駝的駝峰可以 ,兩層眼毛可以 ,又大又厚的腳掌行走時 所以原來委屈的小駱駝最后感到 (自豪)板書: 擦去 ?
五、板書設計:
15.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委屈 (?)
腳掌 不會陷進沙子
駝峰 貯存養料
眼毛 擋住風沙
教學反思: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流程,整個教案設計思路十分清晰:復習舊知——理解小駱駝的委屈——體會沙漠的特點(環境惡劣)——小駱駝發現自身的優點(腳掌、駝峰、睫毛)——感到自豪。“復習導入”環節,注重了詞語積累的訓練,從細微處入手,導學感悟這一環節中,我在教學時抓住了小駱駝“委屈”心理,讓學生找、讀描寫沙漠的語句,從而讓學生深入認識了沙漠的,為后面小駱駝在沙漠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依靠自己的身體部位克服困難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接著又逐步引導學生從探究小駱駝的腳掌、駝峰、睫毛的作用三方面體會,通過抓關鍵的詞語、句子,讓學生真正理解了小駱駝自身三個部位在惡劣環境的沙漠中的作用。最后又拓展了課文內容,與內容相呼應地進行了續編故事,加強了學生的思維與說話能力的培養,深入體現了主題“自豪”。還提醒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不同的東西在某個方面有不同的作用。當課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駱駝,因為……”說一句話,學生能聯系課文內容又結合課外知識,交流駱駝在各方面的用處。
在這節課中,我把教學小駱駝身體作用這部分時把主動權放給了學生,學生說哪部分我就出示哪部分,給他們以充分的主動性。這也是我聽許多的公開課后產生的一點想法。在公開課上許多老師想盡了“妙招”,對表現好的同學種種許諾,雖然學生在課堂上也表現了某種程度的活躍,但不過是學生對種種許諾而萌發的表現欲望。學生按教師計劃的過程表演,學生享受的是“戴著枷鎖跳舞的愉悅”。有些課堂老師儼然是問題的提出者,而學習的真正主人——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問題,這樣潛移默化中為自己的個性發展套上了枷鎖,約束自己的思維,不感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