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2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案
課后反思:
我在教材兩項簡單訓練的基礎之上又進行了拓展與深挖:1、短語訓練。①模訪寫出文中偏正結構和abb式的表示顏色的詞語;②利用詞語進行短語訓練,學生脫口而出“碧綠的柳樹,火紅的楓樹,藍晶晶的天空,藍盈盈的湖水……”2、寫話訓練。①完成教材中輔助式的填空(根據事物的特征填上表示色彩的詞語);②獨立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描寫一處景色或一番景象。于是學生寫出了這樣的“練筆”: 夏天里的花各種各樣。有雪白的茉莉,有金黃的向日葵,還有粉紅的荷花。茉莉花開得很茂盛,像一個個小姑娘在跳舞呢!向日葵正朝著太陽咧嘴笑呢!荷花在河中競相開放呢!真像一幅優(yōu)美的畫兒。/果園里飄出了陣陣果香,有紅彤彤的蘋果,有黃澄澄的橘子,有紫盈盈的葡萄,有粉紅的桃子 ……果農們忙得不亦樂乎。實效顯示這兩項訓練的結果是學生在閱讀感悟的基礎上,初步感知了這些詞語的作用,并且激活了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的詞語,并最終達到了學會遷移和運用的目的。
課后反思:
今天主要是學習八個成語和古詩《清明》,這8個成語對同學們來說并不難,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回去做了預習,上課時我爭對成語的意思與他們進行了交流,同學們的發(fā)言很踴躍,有的是用自己查到的來說,有的則是用自己的理解來說,從這來看他們的預習做的還是不錯的。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成語,我則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解釋,在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掌握的還是不錯的。
教授古詩《清明》時,我發(fā)現學生都會背,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已經學過了。于是,我只是簡單的與學生交流了古詩的意思,并且讓學生回憶詩人杜牧還寫了哪寫詩?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