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文【第一次習作訓練】(附反思和學生作文)
2、同位互相練習口述習作內容。
3、學生獨立練筆,巡視,關注后進同學。
4、自改草稿后同位互改第二遍:
只要求簡單修改,比如刪除掉明顯多余的詞句,添加上明顯遺漏的字詞,圈畫出錯別字,訂正,暫不要求修改標點符號。另外,注意檢查習作格式。
5、教師快速查閱草稿修改情況,以翻查為主,可以重點抽查幾本,發現突出問題集中講,全班對照再修改。
五、把習作謄上作文本。
教學反思
上周三上午連上了兩節作文指導課,基本按照計劃的安排進行,課堂氣氛輕松活躍,開頭我創設的情境真的把孩子們唬住了。后來在讓他們口述,我于黑板上同步板書時,大致把眼前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實敘述出來了,有的小家伙還會用上“匆匆”、“氣呼呼”、“一摜”等詞語,讓我沒有想到。本來我還打算引導他們要注意老師進班級時的步伐、把作業本扔在講臺上時的動作、說話時臉上的神情,看來是多慮了。當然,由于我表演不夠到位,扔作業本時的力度不很大,沒有一本作業“蹦”到地上,所以就沒人這么形容了。不過,坐在第一排的顏雨馨同學看到了我扔本子的情形,這么口述:“作業本像滑滑梯一樣散開了”,多么漂亮的句子,我們總是低估孩子的想象力。
根據預設,第二節課讓學生有20分鐘左右時間打草稿的,結果因為我在指導學生口述習作內容時,講得過于詳細過于瑣碎,而且點撥了三個同學,導致下課了,同學們沒有時間動筆,只好布置他們利用中午時間打草稿,并且互相修改。下午我提前上班,簡單瀏覽了草稿及修改情況,打了一個“閱”字,讓大家晚上謄抄。
到昨天為止,第一次習作訓練的成果——60本作文,終于改完了。以下是初步印象和相關統計數據:
和我的設想有差距,本以為經過了一二年級的日記訓練,孩子們寫起作文還不是小菜一碟。是的,在語言的流暢性方面,分段及常用標點運用【其實三年級的起步作文,教材中的例文是不分段的】方面,大多讓我滿意。就是在篇幅方面,很多人還不如二年級下學期日記的字數多【全班日記能寫200字的占七成左右】,生動性也大打折扣;蛟S日記是自由的,隨心所欲的,習作有范圍有框框?或許本來我就要求苛刻了?教材中的兩篇例文篇幅也都在150字左右,我為什么期盼學生超過200字?再三告誡自己在習作教學的起始階段,一定要保護大家初學寫作的熱情,千萬別用外在的枷鎖束縛了兒童自由快樂表達的愿望,為什么僅僅語句平淡一點、篇幅稍短一點,我就耿耿于懷了?
調整了思路,撫平了心緒,用欣賞的眼光重新審視,發現弟子們這次習作真的很棒。瞧:《吃蘋果》、《裝空調》、《燒飯》、《捉迷藏》、《踢足球》、《自己洗澡》、《打游戲》、《吊蘭》、《看馬戲》、《檢查背書》、《可憐的小花貓》、《涼拌黃瓜》、《做不倒翁》、《畫畫》……選材豐富多彩,孩子們多么熱愛生活,而且懂得從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玩樂中攝取習作素材。
從內容上看,寫事的習作占了80%,寫人寫景的各占5%,寫物的占10%;從質量上看,優等文占15%,中等文占75%,較差的占10%;從篇幅上看,100字左右的占5%,150字的占60%,200字左右的占25%,200-250字之間的占5%,250-300字之間的占5%。
根據同學們練筆和我批閱的情況,我制訂了上講評課的主要教學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