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臥薪嘗膽(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請求”“建議”造句。
2、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故事的內容。
4、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理解新詞,結合課文本內容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新課
2、關于春秋時代的歷史背景誰了解?有哪些英雄人物?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弄懂新詞及不理解的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吳國 勾踐 表示 謀臣 免除 建議 屈辱 愿意 夫差 夫人 差別 會稽 會計
(2)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出示的詞語,注意停頓
萬般無奈 舂米推磨 報仇雪恨 轉弱為強
(4)指名理解詞語,教師相機補充。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適當指導斷句。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叫“臥薪嘗膽”?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
吳 勾 踐 示 奴 仆 謀 臣 免 患 議
2、同桌互相學習,設法記住字形。
3、交流
4、指導描紅
5、學生練習
四、課堂總結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習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指名讀詞語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吳國、越國都是小國,它們出現于什么時候?地處哪兒?
2、交流
3、引讀
4、齊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臥薪嘗膽”的句子。
2、出示:
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哪句寫“臥薪”?哪句寫“嘗膽”?“臥薪”是什么意思?“薪”是什么意思?“苦膽”你懂嗎?
他為什么要嘗膽?
勾踐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
3、出示:
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輕聲讀這一節,想想畫畫: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兩個“不忘”說明了什么?
指導朗讀